自2011年国家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以来,众多高能耗高污染的中小企业被清理出局,一方面,我国多晶硅产业环保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而另一方面,整个行业也开始了洗牌。
“之前,作为光伏上游的多晶硅行业曾被资本热炒,一时间涌入众多生产企业,而在《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发布的一年多后,一些不合格的企业逐渐被淘汰,行业环境得到改善。”光伏行业协会一位人士说,他表示,在环保方面,对多晶硅工厂的废水、废气都制定了严格的要求,达不到标准的就必须关门,而在去年底也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
此前,关于多晶硅行业环保问题曾争议颇多。
近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中国首份《中国光伏产业清洁生产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7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只有20家达到2011年颁布的国家《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要求,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晶硅企业在能耗和环保方面都不能达标,而技术改造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投入。
对此,上述光伏行业协会人士表示,对中国光伏行业外界存在误解,从这份《报告》来看,里面的内容显然有失偏颇。“一方面来说,这20家达标的企业虽然只占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却占了全部产能的90%,其中前四家龙头企业占70%;另一方面,剩下的企业也并非一定就存在环保问题,有问题的企业基本上已在去年底被关停了。”
“而且,进入全球十大多晶硅工厂的本土企业只有江苏中能、江西赛维、洛阳中硅、重庆大全四家,其他都分布美国、德国、韩国。他们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产能,如果多晶硅行业真的存在污染问题,这些国际巨头在发达国家肯定没有生存的空间。”上述行业协会人士表示。
我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江苏中能一位人士表示,外界对多晶硅高污染的质疑,其实是不了解现代改良西门子法的生产工艺所致。流传最广的是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是有毒气体,倾倒土壤寸草不生。但真实情况是四氯化硅遇水会反应生成盐酸,土壤酸化板结,当然寸草不生。但是改良西门子法的核心就是通过氢化装置,能将四氯化硅加氢反应生成三氯氢硅回到系统循环使用,或者将四氯化硅做为原料生产白炭黑等化工产品。
该人士介绍说,多晶硅生产过程中有氢气易燃易爆,有氯化氢是强酸性气体,但这些物料都是在系统中作为中间原料循环使用的。三氯氢硅提纯后有一些无法利用的氯硅烷杂质,通过加碱中和后形成中性稳定的废渣,可以做为建筑原料或填埋路基,中和后的污水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厂。
“关键还是成本,如果不能做到封闭循环,大量副产物不能回收利用,光是原料的成本会增加10美元/公斤以上的成本,现在成本控制不到20美元/公斤以下根本无法正常运行。环保不环保,其实也是挣不挣钱的问题。”上述人士说。
一位光伏行业协会人士表示,对我国多晶硅质疑,多是对行业不了解。在几十年前,中国确有落后的多晶硅生产历史,那时候也有西门子法,但不是封闭循环的改良西门子法,当时装置规模小,技术落后,效率低,生产一公斤多晶硅耗电高达300-500度,而且生产过程的副产物不能循环利用,环保排放不达标,成本居高不下。“现在国内万吨级的多晶硅项目已经和国际大厂一样实现每公斤多晶硅耗电低于100度,在成本控制、规模效应、技术水准、环保排放等方面具备与国际大厂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据悉,目前国内厂商采用的是改良西门子法,这种生产多晶硅是一种精细化工生产方式,上马这样的项目经过严格的环境评价、安全评价,生产过程接受监督,确保生产全过程的安全与环保。
在2009年之前,中国光伏行业多晶硅原料90%以上需要进口,而后以江苏中能、赛维LDK等企业的崛起,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的多晶硅开始逐渐占据了半壁江山。
一位江苏电池组件商表示,正因为,中国多晶硅厂商的崛起,才极大的降低了国外巨头此前在这个行业的巨额利润,在2008年,多晶硅价格一度达到400美元/公斤,而如今的价格只有30美元/公斤左右。
“目前经过《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洗礼,将会有更多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因为从国际上来看,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讲求规模效应,尤其在走向成熟的阶段,在原料端,国际上多晶硅产业历来被七大厂控制,目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厂必须万吨以上规模,包括江苏中能在内的前四大多晶硅企业的产能均超过3万吨。”该电池组件商表示。
“我国多晶硅厂商的洗牌已经开始,未来两三年内,将会形成3到5家的行业巨头,剩下的十多家中小企业将在夹缝中生存。”上述人士表示。
投稿、咨询、爆料——电话:(021)50315221-812,邮箱:edit@solarzoom.com,QQ:288016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