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是一种优质的燃料,资源丰富,燃烧热量大,是化石燃料以外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氢能产业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支持。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作为实现途径之一的燃料电池技术越来越被重视,由此将带动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1
全球范围来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从资源、环保等角度出发,都十分看重氢能的发展,目前氢能和燃料电池已在一些细分领域初步实现了商业化,预计五年后氢能将迎来产业爆发。
2017年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2017年全球燃料电池的装机量增长了30%,达到670MW,移动类装机量455.7 MW,固定式装机量213.5 MW,便携式装机量0.5 MW。
2017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数量:截至2017年12月,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销售累计接近6000辆。丰田Mirai共计销售5300辆,其中美国2900辆,日本2100辆,欧洲200辆,占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总销量的九成以上。
2017年全球加氢站数量:截止2017年年底,全球共有328座加氢站,欧洲拥有139座正在运行的加氢站,亚洲拥有118座,北美拥有68座。
美国氢能利用现状
氢气生产和储运。美国有Air Products、Praxair等世界先进的气体公司,并且有技术领先的小规模电解水制氢公司,同时还掌握着液氢储气罐、储氢箱等核心技术。液氢方面,美国在液氢生产规模、液氢产量、价格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
美国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叉车保有量领先全球。丰田Mirai在美国销售了超过2900辆FCEV。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燃料电池叉车企业Plug Power,目前已有超过2万辆燃料电池叉车,进行了超过600万次加氢操作。
加氢站建设。目前北美分布的68座加氢站仅一座位于加拿大,其余全部分布在美国,加州地区集中度最高。美国燃料电池汽车液氢使用量非常的高,全年液氢市场需求量的14%都被用于燃料电池车。
日本氢能利用现状
日本是资源短缺型国家,因此非常积极的探索石油以外的其他能源,日本政府对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推广力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大的。目前,日本在家庭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固定电站和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作方面都是最成功的。
德国氢能利用现状
德国在氢能方面的推广应用走在欧洲前列,在燃料电池车、通信基站、家庭热电联电站、加氢站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德国在2015年成立了H2 Mobility企业,主要是为燃料电池车在全国打造氢基础设施,将为燃料电池车在德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国家氢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计划(NIP):通过NIP计划,共募集14亿欧元的专项资金用于2007~2016年的氢能项目开发。募集资金中的7亿欧元由德国政府出资,剩余资金则按项目合作制度由产业提供。
H2Mobility联盟:由Air Liquide、Daimler、Linde、OMV、Shell和Total六家氢能产业的龙头企业结成了H2Mobility联盟,以社会产业资本的身份通过NOW一同支持德国氢能产业发展。
韩国氢能利用现状
韩国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也有很大的野心,但是其相关技术实力较欧美日略差一截。以现代等汽车企业为依托,韩国政府未来五年内用于氢燃料电池以及加氢站的补贴将达到20亿欧元。目标是到2022年为15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和1000辆氢气公交车提供资金。最重要的是,资助计划包括310个新的氢气加气站,政府还会制定使用法规。
在固定式燃料电池方面,韩国目前的发展重点在于大型燃料电池发电站。斗山集团是推动该项目建设的主体,并将建成年产63MW规模的韩国最大燃料电池生产基地。
2
在氢能和燃料电池发展方面,我国一直紧随世界发达国家的脚步。2016年10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首次提出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对我国中长期加氢站和燃料电池车辆发展目标进行了规划。《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更是将发展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经发展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生产企业,并且企业开始布局燃料电池零部件、制氢、储运、加氢站等产业链各个环节。
制氢、储运
制氢方面,我国拥有非常庞大的副产氢气资源,在制氢总产量规模、产量、氢气提纯、液态储氢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液氢方面,我国目前还处在航空航空用的阶段,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这一领域。
储运方面,车用储氢瓶是氢燃料电池储氢系统的核心,成本占储氢系统成本的1/3左右。目前车载储氢罐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和美国企业手中,目前我国在70Mpa车用高压缠绕氢气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
燃料电池
在中东部沿海经济、技术实力较强的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等地区,聚集了我国燃料电池发展的主要企业。并且近两年燃料电池投资热度升温,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中国首个国家973氢能项目首席科学家毛宗强统计,仅2017年氢燃料电池投资项目就达1000多亿。
燃料电池汽车
与国外丰田、现代等燃料电池生产企业发展路线不同,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主要分布在商用车领域,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已实现量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还处于示范运行阶段,其中上汽集团对燃料电池乘用车投入力度最大,已累计实现81辆示范运行。
燃料电池叉车方面,我国已有东莞氢宇等企业布局,随着氢能市场不断成熟,我国叉车市场会是燃料电池另一个巨大的应用场景。
加氢站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批从加氢站设计到运营的企业,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这些企业也是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地区。目前我国制氢、储氢、加氢等环节的关键核心元器件,还不能“国产化”,完全依靠进口,没有议价权,成本难降。
3
氢能终端应用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将整体带动产业链的发展。预计至2022年中国氢燃料汽车销量将达到3万辆。由此将带动加氢站、燃料电池、氢气生产和储运各个环节的发展。氢能产业年产值未来五年将超过千亿元,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料电池占据大部分产值份额。
当然,国内目前在氢能和燃料电池方面的发展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核心技术欠缺、法规标准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基础设施的障碍是全球性问题,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在未来可以逐渐完善相关基础设计建设。但是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如日本、欧洲都在着手相关的标准规则制定,通过规则的制定领导全球氢能市场的发展。中国氢能市场的发展将在世界市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技术自主化程度并制定核心技术标准,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未来,我们非常期待看到中国的相关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