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京能集团宣布通过境外投融资平台公司——京能香港,成功认购熊猫绿色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增发的71.77亿股份,持股32%成为熊猫绿能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京能集团以持股32%的身份超过招商系(持股15.47%),成为熊猫能源控股股东。根据熊猫绿能财报,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持有67座光伏电站,共计2199.2MW。
在中国光伏电站补贴拖欠情况持续恶化之下,熊猫绿能像大部分的光伏电站企业一样,正通过出售光伏电站来缓解财务压力。根据光伏们统计,2019年以来,熊猫绿能陆续出售了国内外数百兆瓦的光伏电站,作价超过5亿元。此外,熊猫绿能还通过增发等方式进行融资,希望可以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
但从目前来看,对于熊猫绿能的情况,出售电站还远远不够。2019年11月,熊猫绿能发布公告称,与北京能源集团全资子公司签订认购协议,后者有条件同意以每股0.25港元的价格认购熊猫绿能约47.06%的股份,总代价约为17.9亿港元,将以现金支付。认购完成后,北京能源集团将持有约71.8亿股股份,相当于熊猫绿能经扩大缴足已发行股本约32%。北京能源集团为北京市国资委全资拥有的企业,交易还要取得北京市国资委等机构的批准或同意。
按照上述公告数据换算,熊猫绿能通过此次增资扩股,将获得大约17亿人民币的资金来缓解资金压力。并且,京能投资(香港)及其关联公司还将向熊猫绿能提供80-100亿元人民币的增信担保,以降低熊猫绿能的融资成本。此外,有行业人士分析,在易主之后,借助京能集团发力光伏投资的契机,或者可以为熊猫绿能提供更多的业务支撑。
针对此次认购,京能集团表示,本次并购交易是集团在战略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过程中一个重要举措,本次认购完成后,京能集团控股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11GW,根据京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京能清洁能源财报,截至2019年6月30日,京能清洁能源光伏电站持有总规模为1363MW。未来,京能集团将与熊猫绿能各主要股东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资信优势和上市公司市场化竞争优势,实现熊猫绿能更好更快发展,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清洁能源业务。
光伏投资企业困境“缩影”:补贴托欠、资金陷困
事实上,作为我国最早一批参与光伏电站投资的企业,熊猫绿能代表了当时一批手握“重金”进入光伏市场的资本企业的缩影。当前,这也是补贴拖欠困境下光伏投资商的典型,资金陷困,疲于救命。
从财务状况来看,随着持有光伏电站规模的不断扩大,熊猫绿能的营业收入也在持续增加,从2014年的3.79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21.08亿元。但净利润却并未随之持续增加,2017年之后,熊猫绿能的净利情况开始下滑,到2018年甚至出现了亏损,达到-4.51亿元。
同时,债务负担也在逐年增大。虽然之前熊猫绿能一直通过可转债、众筹融资等融资方式获得资金加持,但重资产运营模式下,熊猫绿能的负债率仍在持续增加。截至2018年年底,熊猫绿能对外负债总额达249.1亿元。
单位:亿元人民币
同时,国补拖欠也同样严重。根据熊猫绿能财报,截至2019年6月30日,熊猫绿能的应收账项、票据及电价补贴总计已达到42.7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在重资产的光伏电站投资领域,熊猫绿色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CEO李原极强的金融思维实际上与电站融资模式的创新相得益彰。但现实看来,熊猫绿能正陷入了一个现金流紧张-电站业务无法有序开展-股价下跌-业绩不理想-负债率高-融资难的恶性循环。2019年6月27日,熊猫绿能发布管理层变动公告,李原以“要花更多时间用在其他事务上”为由辞任首席执行官一职。
随着我国光伏装机量的持续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基金征收不力的弊端逐步显现。政策的调整及补贴的托欠对光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协鑫新能源、顺风清洁能源、兴业太阳能、江山控股、爱康科技等众多光伏企业纷纷开始出售光伏资产。
备受业内瞩目的华能与协鑫新能源的交易,从最初的股权收购到项目收购,再到首批近300MW项目交易合同的签订,推进过程也并不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入主熊猫绿能的京能集团,近来在光伏投资领域发力迅猛。在2019年光伏竞价项目中,京能清洁能源西北分公司申报的宁夏太阳山180MW光伏发电项目和海原二期2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入选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补贴竞价项目名单,获得国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