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稔中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进博会采访中迅速回忆出中国宣布碳达峰和碳中和最新目标的具体日期,去年8月重返中国工作、现担任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的贝拓明(Thomas Brenner)对中国颇具雄心的去碳化目标做足了功课。
这是因为他还同时带领西门子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业务,该部门的业务核心是以数字化技术将城市的三个碳排放大户——能源系统、楼宇和工业融通起来,降低碳排、提高能效。中国已多年蝉联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市场,建筑能耗也仍处于快速增长通道,但中国具备明确的中长期减排目标、热衷于接受新技术,因此一直是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倚重和看好的市场。
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首次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也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长期政策信号。此后,日本、韩国也相继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
“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提出了明确、具体的‘零碳排’时间表,接下来的就是立即行动。可以想见,到2060年,能源需求可能会成倍增长。”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进博会期间,贝拓明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要实现低碳甚至零碳,需要多种途径并行,这其中有很多正是西门子所擅长的。“看到中国政府提出碳中和目标,我马上就跟智能基础设施业务的同事们说,我们有很大机会。”贝拓明
他进一步解释了其中的“商机”:碳中和会涉及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跨越式增长,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去管理这些能源?从楼宇的角度而言,建筑减排意味着一方面要节能、另一方面要提高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未来,不仅能源组合会发生巨大转变,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界线也会日趋模糊。一个家庭、一栋楼宇,将来既是能源的消耗者,同时又可以通过分布式能源、储能等向外界出售能源。
“因此,中国的碳中和目标与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业务的几大方向都很契合,包括能源管理、智能电网、中低压配电、楼宇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等。”贝拓明说,在2015年,西门子就宣布要在2030年达到碳中和,并为此投入了1亿欧元在能效提高项目上,包括提高自有办公场所和工厂等的能效。他所在的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在中国有十几家工厂,都做了能源使用的自我监测,其中的许多建筑铺设了屋顶分布式光伏,数字化光伏运维平台大幅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
在打通建筑能效管理和能源系统之后,建筑变身为一个新的能源“产消者”。据介绍,西门子已经在全球启动了项目试点,尝试把楼宇集成到电网中,成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加拿大数个大量采用电供暖系统的省份,西门子正尝试与当地政府合作试点项目,将楼宇用作“电池”,以“热”力形式储存多余的电量,继而实现电力的削峰填谷。
大到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小到一个社区或家庭,随着分布式能源的普及,电网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变为双向流动,出现了更丰富的能源“产消者”。
贝拓明边说边打开了手机里自己德国家中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屋顶光伏板可以发电自用,如果还有剩余可以卖给电网,甚至是在小区中邻里之间可以跟电网做交换,大家在电价的低谷期和高峰期通过与电网互动进行电力购销,完成自给自足的能源管理。”
西门子还曾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初创公司LO3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能源交易社区,让社区内的建筑业主可以将自家屋顶光伏生产的多余电力出售给附近的其他用户,他们将这些多余的可再生电力用于空调的运行,而不是使用电厂提供的电力。西门子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初创公司LO3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能源交易社区
贝拓明介绍道,在芬兰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芬兰赛罗商业中心(SELLO),西门子为其配备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完善的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通过人工智能预测,购物中心可以利用电力的高峰低谷和价格高低来决定什么时候更多地储能、什么时候又向电网售电,这不仅为购物中心的能源账单省下每年15万欧元的费用,同时还通过这种模式盈利。“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不同价格以及波峰波谷的预测来获得经济收益。”
他还表示,希望在中国条件允许和技术准备好的情况下,也能推进实施类似的、更加智能的能源交易。
新冠疫情为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运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疫情发生后的经济绿色重建中,全球高度聚焦城市韧性和供应链韧性。
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在当前语境下,灾害的外延更加广泛,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
谈及疫情防控背后的城市韧性,贝拓明认为中国做得非常好,中国也是最快使生产生活重新步入正轨的国家。今后,随着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抵御风险的韧性也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