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正式投产发电,这也是首次将全球“水光互补”规模提升到百万千瓦级,为全世界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探索出一条新路。
水光互补,即将光伏接入具有年调节能力的水库电站,通过优化调度和水电机组快速灵活调节,将随机波动的光伏发电调整为平滑、稳定的优质电源。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正在建设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光伏产业已形成了从硅料到电池的光伏主产业链。
全球晶硅看中国,中国晶硅看四川。在这里,“中国绿色硅谷”正强势崛起。我国第一炉多晶硅也诞生于乐山市五通桥区,如今,这里的高纯晶硅产能稳居全球第一方阵。而在更大范围内,成(都)乐(山)眉(山)晶硅光伏产业一体化发展备受关注。
今年初,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四川省工业“珠峰攀登”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将新型显示、清洁能源装备、动力电池、晶硅光伏、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钒钛稀土、天然气产业、轨道交通、优质白酒10个优势产业,努力培育打造成为世界一流产业。
在实施一流产业攀登行动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成(都)乐(山)眉(山)晶硅光伏产业一体化发展,建设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依托龙头企业汇集各方资源,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建立晶硅光伏产业“技术研发—工程化一产业化”创新体系。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新一代光伏技术创新迭代升级,实现光伏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晶硅光伏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据相关消息,四川预计在2023年形成21万吨高纯晶硅、59GW拉棒切方、46GW切片、100GW电池片规模,新增产值突破1500亿元,成为全球光伏原材料最大基地,在晶硅原料和拉棒切方环节占据全球话语权。晶硅光伏产业将成为四川又一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为展示发展成果、搭建合作平台,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将于11月13-16日在成都召开。届时,将共话未来,共同推动光伏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