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引进市外内资148.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5.93%;浙商回归资金128.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46.4%;实际利用外资7750.41万美元。县投促中心践行“项目为王”理念,聚焦重点产业,统筹做好全链式精准招商各项工作,推动一批优强企业和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全链”发力集群成势
招大引强,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县投促中心深入贯彻扩大有效投资工作部署,以“五大革新”为引领,围绕“光伏+储能”、“文体+办公”、“模具+新能源汽配”三大主导产业,特别是“光伏+储能”首位产业,千方百计招引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投资规模大的大项目、好项目。
2023年,成功举办中国·浙江(宁海)光伏、储能产业发展研讨会、浙江(宁海)光储充产业投资合作洽谈会、中国(宁海)新能源汽配产业座谈会等活动,高频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双向招商行动。以“光伏+储能”产业为例,在前两年已成功落地东方日升15GW/N电池+15GW组件、旗滨集团4×1200吨/日光伏高透基材等项目的基础上,年内又新引进10GWh高效新型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研发与制造、年产15GW 210N型硅片等大项目,以优质增量的持续引入推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合计储备了约20个重点在谈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后续力争在县内实现完整的产业配套,为打造千亿级产业新高地增添强劲动能。
“我县良好的产业基础,让我们的招商工作更有底气。”关于产业链招商,县投促中心主任李文斌这样说。全县招商队伍定期走访本地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链主”企业,通过产业配套的吸引力提升上下游项目对接招引质效。依托东方日升成功引进捷造光伏智能产线及半导体设备产业化项目,填补了省内GW级高效光伏电池生产装备的空白;依托得力集团,已有近百家配套企业在我县集聚。
创新深化是我县“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先手棋,县投促中心强化双招双引,瞄准科技、人才结合的创新型企业以及博士团队带头的创业企业持续发力。协同两大园区,全力做好工业智能3D机器视觉核心部件与装备、异质外延高品质单晶金刚石薄膜研发及产业化、光伏玻璃用减反镀膜液的产品开发等县高层次创业团队项目的落地工作,以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基地、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精密零部件生产、半导体显示芯片生产线、5G智慧工厂、全自主服务机器人、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应用及中国生产总部、自动驾驶研发中心和测试基地等在谈科技型、人才型项目的推进工作。
“全程”跟进保障落地
项目建设进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县投促中心通过招商项目会审制度,理顺了项目签约前的协同推进流程,并对重大招商项目的供地进行前置把关,进一步强化资源要素统筹配置。
2023年9月,开发的宁海县精准招商管理系统开始全面投入使用,包括电子招商地图、资源库、项目库、政策库、机制库、人才库“一图五库”,依托资源库,实现土地、楼宇、厂房等资源要素数据的高效获取并动态更新,精准匹配项目需求。突出“科技引领未来”的导向,重点扶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人才团队创业企业,关于要素保障,李文斌表示:“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协同园区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初创型项目先租厂房,孵化培育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后再供地,实现科技企业梯度发展。”
在产业基金方面,我县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以基金入股项目公司的方式支持重大项目落地。目前,主要有宁海兴泰合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60亿元,已投资“光伏+储能”产业项目2个,并成功依托产业投资基金,服务年产1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等重大招商项目成功落地。
“全心”服务亲商留商
近年来,县投促中心瞄准企业急难愁盼,实施高效精准服务,真心实意解难,打好营商环境系列“组合拳”,特别是通过统筹开展项目落地后的“服务式管理”,联合落地单位及时跟进项目注册、开工、投产、达产等重要节点,靠前沟通和提供服务,促进项目按约尽早推进,实现政策按约高效兑现,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加快建设、加快投产达效。
同时,积极配合县工商联搭建“政企通会客厅”,为各级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邀请县主要领导现场倾听企业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在谈外资项目希望土地问题能够尽快解决,以及已落地战新项目希望厂房续租流程可以简化等困难,均得到及时的受理和解决。
此外,我县创新打造的全域数字化助企平台——企服通,打通了政府、企业和服务机构数据链,打造一系列中小企业服务特色场景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网式服务”,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例如招商项目捷造科技寻找供货商的诉求,通过企服通平台的帮助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县还正在打造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全面扩容服务极点,形成一个以“国际范、年轻化、时尚化”为标签,以“舒适、安全、便捷、包容性强”为特点,有宜居生活、经济活力和较高人气的“类海外”特色区域,加速高素质人口导入,最终形成融合多国元素、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国际人才社区,可以成为人才引进的“新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