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近年来,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连创新高,2021、2022年连续突破3000亿元和4000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6121.9亿元,实现两年翻番。据介绍,安徽省将以皖北地区新能源产业振兴为重点,全面推进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聚焦光伏、氢能等5大细分产业,提升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光伏制造业营收全国第三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
近年来,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连创新高。“2021、2022年连续突破3000亿元和4000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6121.9亿元、实现两年翻番。”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宏介绍,其中光伏制造业营收超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增强,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安徽省高标准推进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去年皖北地区新能源产业落地项目数、投资额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34.4%、28.4%,仅滁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就超过2000亿元。
罗宏介绍,安徽省坚持走“科创+产业”的路子,持续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目前拥有国家级平台13家、省级平台364家。
推进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
为继续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安徽省将以皖北地区新能源产业振兴为重点,引育国内外龙头企业聚集群、提品质、补链条、拓市场,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打响皖北攻坚战。”罗宏介绍,安徽省将全面推进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加快落实《皖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建立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推进机制,聚焦先进光伏、新型储能、氢能、生物质能、资源循环利用等5大细分产业,细化产业建设规划,推动皖北各市县、开发区完善具体产业序列清单和发展规划。
以优势企业为作战主力,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罗宏介绍,安徽省将组织央企、省属企业、知名民企等组成“联合舰队”,进入产业集群建设主战场,优化全省创新资源布局,并引导合作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长三角居首
在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建设方面,安徽省也提供了优化预算、推进风光装机倍增工程等保障措施。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介绍,2023年,安徽省统筹1129万吨标煤能耗指标保障114个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重大项目建设需求,分别占省级全年批复项目总数、能耗的62%、68%。
安徽省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风电乡村振兴工程等多赛道推进集中式风电和光伏项目建设模式,出台措施强化分布式光伏备案、建设、并网等全过程管理服务。截至2023年底,全省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3945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36.5%、居长三角首位。
据介绍,近年来安徽省着力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应用。“在重塑全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工作中,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领域予以倾斜支持。”省科技厅副厅长武海峰介绍,安徽省重组了“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等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20家,有效集聚了人才、设备等各类产业创新资源。
2023年,安徽省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57个,安排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资金超过1亿元,在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
初步形成三级绿色工厂培育机制
安徽省提升光储产业能级,打造产业绿色转型示范。联合印发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落实“免申即享”项目36个,总资金3248.6万元。2023年,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1/2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1/4左右,全年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2967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创历史新高。
“初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绿色工厂培育机制,构建包含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的绿色制造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姚凯介绍,安徽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40家、绿色园区2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2家,均保持全国前列。
安徽省推动省属企业大力布局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80个、投资额超过700亿元,加大在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碳捕集等领域的投资布局力度。2023年,实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302个、完成投资181亿元,建成涡阳100MW风电项目等一批绿色低碳重点项目。
“省属企业厂矿光伏发电实现全覆盖。”省国资委副主任李向阳介绍,同时强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平台基金作用,2023年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投资额115.6亿元,占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新兴产业投资的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