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光伏行业的调整力度远超行业人士最初预期,部分环节价格已低于其现金成本,开工率也基本调到了较低水平。有一线企业预测,当前光伏产品价格已处于底部位置,随着下半年需求旺季到来,希望能对产业链价格构成一定支撑。
在行业出现些许企稳迹象的当下,不妨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行业现阶段的困难?光伏行业几起几落,又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立足当下,行业应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历史上,光伏行业虽经历多轮周期,但过往底部周期多为海内外正常的需求萎缩所致,本轮周期下行则主要是供给侧释放速度远快于需求增速所致。此种局面如不能及时得到改变,长此以往,将会给行业带来较大危害。
此外,这轮调整引发了“过度内卷”“非理性扩张”等反思,说明行业缺乏有序引导。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及行业协会作用显得格外关键。特别是要优化政策对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从而明确行业先进产能的定义,提高准入门槛。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业无序扩张,也有助于企业提升技术、管理、服务质量,加强综合竞争力。同时,企业和政府相关审批机构也需要建立有效的行业准入、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鼓励行业兼并重组,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后续产能出清带来的资本浪费。
也有一些观点将光伏行业这轮调整的深层次原因归咎于过去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人才流动造成了技术快速扩散,引发同质化竞争,差异化发展受阻。为此,应鼓励行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相关部门也应建立更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并在新材料、新技术攻关上成立专项课题,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头部企业要在技术研发上起到引领作用,加大产学研合作,加强高端人才引入,持续推动行业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三年,光伏企业策略也经历了从专业化到一体化的转变。此轮调整中,一体化企业“失血”最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上下游光伏企业应通过供应链整合和优化,建立稳定、高效、绿色的供应链体系,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