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福斯特、爱旭等多家光伏企业宣布终止境外发行GDR等计划后,又一家公司选择“刹车”。
2025年1月27日,先导智能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事项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以下简称“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计划。
作为光伏设备龙头企业,先导智能终止境外上市的决定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公司给出的解释是“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公司实际情况等因素”,但市场普遍猜测,这背后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当前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对中概股的估值也趋于谨慎。另一方面,国内光伏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先导智能自身也面临着业绩增长压力。此时选择境外上市,或并非最佳时机。
事实上,先导智能的“急流勇退”并非个例。近年来,隆基绿能、爱旭股份、阳光电源、晶科能源等多家光伏企业宣布境外发行GDR及上市。
隆基绿能(601012.SH)早在2022年就宣布赴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拟募集资金总额近200亿元。爱旭股份(600732.SH)也曾计划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但后续并未正式提交GDR申请文件,后宣布终止计划。
此外还有胶膜龙头福斯特(603806.SH)也止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事项,成为2024年首单GDR终止案例。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光伏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资金需求。然而,境外上市并非一帆风顺,除了要面对复杂的监管环境和市场波动,光伏企业还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和国际贸易摩擦等挑战。
资料显示,先导智能在光伏领域专注于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整线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制造。该公司推出的TOPCon高效电池解决方案、高速串焊设备以及叠瓦焊接组件设备均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准。
同时,该公司还提供光伏组件整线方案,涵盖了串焊机、汇流条焊接机、划焊一体机等关键设备。
根据先导智能此前披露的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1-12月业绩大幅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亿至3.10亿,净利润同比下降88.17%至82.53%。
对于业绩下滑,先导智能表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保持增长,但受国内供需环境影响,公司业绩有所承压。年度内国内下游市场需求放缓,客户设备验收节奏有所延迟,受此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截至 2024 年末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减值测试,经过审慎评估,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