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我关注的重点依然在清洁能源领域,将围绕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曹仁贤建议稳定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电价,今年他的关注点延伸到电力期货市场建设。在他看来,自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优化,推动全国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提速,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给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建议结合我国国情,推进电力期货市场建设,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曹仁贤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曹仁贤说,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与入市交易,不仅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加剧了电力现货价格的波动,相关企业尤其是新能源发电企业亟须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可在我国西北的可再生能源富集区或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成立电力期货交易所,或在现有期货交易所增加电力期货品种。”曹仁贤建议。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打造绿色期货交易所。据了解,围绕“双碳”目标,广期所正加速构建覆盖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全链条期货品种体系,包括前瞻布局碳排放权、电力、绿证等品种。
曹仁贤建议,可以推进碳排放权、气象指数等期货品种的上市,增加新能源企业的风险管理维度,扩大参与者范围,充分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助力我国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电力期货市场建立后,需要构建期货、现货市场协调机制,建立电力交易中心与期货交易所的联合监管框架,统一交割结算规则,信息互通共享,共同促进市场的平稳运行。”曹仁贤提出,建立从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链条风控体系,明确电力期货的跨市场风险处置流程,在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市场交易的同时,还需加强监管,避免过度投机。
曹仁贤说,通过有效管理电力现货价格波动引发的新能源投资收益风险,推动电力要素畅通流动,提升新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和绿色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落实“双碳”目标,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布局。
曹仁贤对碳市场的发展也颇为关注。他提出,为推进我国碳市场的国际化,建议与周边国家碳市场实现跨地区链接,推动区域碳市场的能力建设,建立碳交易市场合作与交流机制,促进区域碳市场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