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我市抢抓第一批全国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整县推进试点和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机遇,借助市域隆基绿能产能优势,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率先在耀州区克坊村、朱村开展试点,通过“政府+企业+金融+电网”四方联动,逐步形成“村级公司主导、金融机构融资、生产企业承建、农户分红收益”的光伏发电共赢增收的“铜川经验”。
创新项目推进方式,“点亮”村集体致富灯
我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胆创新,运用政策机遇撬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政府引导推动。市、区、镇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分级动员推进,优先选择可以规模集聚、建设条件优质的片区先行先试,通过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建立合格市场主体,形成有效金融需求,专班统筹协调银行、担保机构进行金融服务,内外协调联动推进项目快速落地。二是金融创新驱动。长安银行、省信用联社充分运用铜川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机遇,创新金融产品,突破边界设计出18至20年长周期、3.8%的低利率“光伏贷”,超出一般项目贷款期限1倍,金融供给与产业发展的精准匹配,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三是集体经济跃动。由村集体成立平台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承接银行贷款,实现“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贷款、统一分红”,农户“不承建、不运维、不承贷”只享受分红,有效解决了建设标准不一、传统模式下农户贷款意愿不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风险高等问题。项目建成后村公司将光伏电站发出的电全额向电网出售,售电款扣除银行还款、运行维护等费用后,净收益按一定比例向村民分红,剩余留存村集体用于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农户福利保障等。
聚焦群众关切难点,“照亮”村民增收路
以村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抓实光伏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确保群众实现稳定增收。一是资源利用最优化。盘活屋顶“沉睡资源”,镇村两级组织专人入户动员,利用闲置屋顶连片建设光伏电站,在不破坏群众房屋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施工,群众不用承担贷款和任何费用就能实现稳定增收。目前克坊村、朱村实施光伏发电分别达到109户、64户,均已并网发电。二是服务保障规范化。村平台公司承担光伏电站日常维护,同时开发光伏公益性岗位,聘请农户在公司承担维护工作。实施企业隆基绿能公司持续提供数字化运维服务,利用光伏数字运营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可视化报告和分析结果,实时了解光伏电站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电站发电效率和可靠性。三是群众受益最大化。隆基绿能公司作为项目建设方,压缩利润空间,低价格供应高效发电组件实施工程建设,最大限度让利于农户。村集体公司统一分配发电收益,按照村集体和农户2:8分红,相关机构全程监管,确保公开、透明。截至2025年2月底,克坊村109户(占全村总户数19%)全年发电量合计487.8万度,发电收入172.9万,偿还银行本息55.85万元,收益基本符合预期,光伏收益带动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4.3个百分点。朱村64户(一期35户、二期29户,共占全村总户数7.7%)合计容量2.51兆瓦已并网,一期年均发电量143.86万度,发电收入51万元,偿还银行本息32万元。二期于今年2月底并网,预计年均发电量187.4万度,发电收入66.4万元。一二期光伏收益预计带动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至少提升2个百分点。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擦亮”和美乡村路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目标,打造“和美光暖”新模式,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光伏发电+清洁取暖。在朱村试点过程中,将光伏电站和空气源热泵同步建设,根据农户房屋结构实际情况免费安装热转换效率更高的空气源热泵,引导群众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原有的燃煤取暖模式,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二是电费充值+取暖补贴。光伏电站发出的电全额上网出售,在取暖季来临时,村平台公司为每户电卡充值1500度的电费,同时按照“煤改电”政策,再向每户补贴上限不高于600元取暖费,村民基本不花钱就能解决冬季取暖问题,大幅降低了群众采暖成本。三是群众增收+环境增色。光伏发电收益中扣除1500度电费,结余的收益同样按比例进行分红,在推进绿色乡村的同时让村民们也富足了腰包。经测算,克坊村109户年均发电量产生的绿电基本可抵消克坊村日常碳排放,每年减排2560吨,相当于植树1.26万棵。朱村64户年均发电量产生的电基本可抵消克坊村日常碳排放,每年减排2038吨,相当于植树1.01万棵。
“铜川经验”的启示
我市立足自身实际,在光伏发电和清洁取暖方面积极实践探索出光伏发电的“铜川经验”,为发展分布式光伏产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启示之一:政策引领还要协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市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政策,抓住政策试点机遇,创新项目推进模式,整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多方力量,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产业时,应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以政策为指引,打破部门与行业壁垒,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新赛道上抢占先机。
启示之二:群众利益永远在第一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产业发展中,始终将村民增收放在首位,以村民增收为核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保障、公平分配收益,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成果。这启示我们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产业发展根基稳固、行稳致远。
启示之三: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光伏发电与清洁取暖相结合,既促进了群众增收,又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生动诠释了绿色发展理念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模式,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乡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打造美丽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