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省首个“渔光互补”公益光伏电站项目在龙泉市兰巨乡大巨村正式并网投运,有力推动了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
据了解,龙泉这个“渔光互补”公益光伏电站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结对帮扶建设,总投资约200万元,建设地点为大巨村利民渔业专业合作社现有鱼塘,装机规模为550千瓦,预计每年发电量约5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50吨,为龙泉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一片片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下方,鱼儿在光伏板投下的阴影中欢快游弋,光伏板与鱼塘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景图。
“我们村光照资源丰富,‘渔光互补’公益光伏电站项目的落地,不仅实现了清洁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而且每年还能增加20余万元的固定收入呢。”大巨村党支部书记余刊年笑着告诉记者,这种“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创新发电方式,实现了土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此次在龙泉建设‘渔光互补’公益光伏电站项目,是国网浙江电力践行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一个缩影。”据国网龙泉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周必军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属地电力部门提供了全周期的供电服务,如在建设过程中实施配电线路升级改造工程,新增400千伏安变压器,加速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在运行维护阶段,建立常态化巡检机制,开展光伏组件“健康体检”服务等。
周必军表示,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养殖业相结合,不仅推动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还能助力传统养殖业实现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重收获。接下来,供电部门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助力更多乡村走上绿色共富之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