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从金色大道城区连接段一路向北,开车行驶约10分钟,就进入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在重通成飞风电叶片生产基地,成品叶片在暖阳下银光闪闪,成为园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年前的一片戈壁乱石滩,如今已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园。这是市委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结出的丰硕成果,也是我市抢占绿色能源制高点、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务院关于“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河西走廊绿色经济区,着力加强防沙治沙,大力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机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河西新能源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科学统筹规划,狠抓项目建设,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基础设施,协调配套推进,依托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大力发展以太阳能、风力发电以及配套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截至2014年底,航天万源、湖南兴业、中节能、中广核、甘电投等多家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全市累计实施风光电项目399.35万千瓦,总投资约399亿元,已建成215.05万千瓦。
科学统筹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我市是河西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市先后设立31座测风塔和测光站,开展了风资源、太阳能资源调查评估工作。
我市太阳能资源介于二类和三类区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2945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58—68%,年总辐射量5530兆焦/平方米—6300兆焦/平方米之间,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理论储量1亿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面积2300平方公里以上。
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我市民勤县和天祝县为风能丰富区,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在5.5米/秒—6米/秒之间,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19瓦/平方米—300瓦/平方米之间,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3级,年风能有效利用小时数1800—2000小时之间,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26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面积4000平方公里以上。
结合资源分布、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产业发展优势等情况,我市积极开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武威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13-2016)》,确立了建设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西部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发展目标。目前,凉州区、民勤县已列为全省7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金(昌)武(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已列入《甘肃省“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进。
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民勤独青山、红沙梁、西渠和天祝松山滩风电场专项规划,《天祝松山滩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已通过国家水规总院评审,待批复后实施。《古浪县百万千瓦级沙漠生态光伏发电基地规划报告》已上报国家能源局申请批准实施。民勤红沙岗二期230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也已上报省发改委。《武威市“十三五”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正在着手编制。
同时,为进一步强化网架结构、增加输出落点,有效解决新能源电力输出问题,我市通过向国网甘肃公司积极争取,实施了凉州雷台、古浪土门、天祝和民勤红沙岗4座330千伏送变电工程。目前,凉州雷台、天祝柏林、民勤红沙岗3座330千伏变电站已建成投运,有效解决了新能源电力的上网输出问题。荣华集团150万吨捣固焦等一批现代载能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天祝100万吨碳基新材料基地已形成40万吨碳化硅生产能力,预计到2018年,全市用电量将达到80亿千瓦时,2020年达到246亿千瓦时,必将为实现新能源电量就地消纳、促进新能源基地加快建设奠定基础。
狠抓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和省上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叠加机遇,规划建设了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
按照“支持大的不支持小的、支持快的不支持慢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我市先后引进了航天万源、湖南兴业、中节能、中广核、甘电投等多家知名企业,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太阳能、风力发电项目。截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实施风光电项目399.35万千瓦,总投资约399亿元,已建成215.05万千瓦,其中凉州区已建成光伏项目76.8万千瓦,古浪县已建成光伏项目15万千瓦,民勤县已建成光伏项目63.45万千瓦、建成风电项目59.8万千瓦、在建和开展前期工作184.3万千瓦。
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位于凉州区丰乐镇、金山乡结合部的空星墩滩,距武威城区约35公里。集中区总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分ⅰ、ⅱ、ⅲ三个板块区域。其中ⅰ、ⅱ区规划以太阳能发电产业为主,目前取得省发改委开展前期工作批复的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共1184兆瓦。
“目前,集中区已有中国风电集团武威协合太阳能、中节能甘肃武威太阳能、甘肃电投辰旭凉州太阳能、甘肃中电武威光伏发电等21家企业入驻。集中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建成全国太阳能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及全省较大规模的化工建材产业基地。”园区管委会主任李长东告诉记者。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是2014年省列重大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投资97.16亿元,其中20万千瓦试验性风场投资20亿元、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投资77.16亿元。2012年5月,项目经国家能源局批准开展前期工作,2013年6月经省发改委核准批复建设,分中广核(40万千瓦)、航天新能源(30万千瓦)、大唐新能源(30万千瓦)三个风电场,配套建设两座330千伏升压站。至目前,已建成装机容量60万千瓦,即试验性风场20万千瓦和中广核40万千瓦,项目完成投资74.9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年发电量23.3亿千瓦时,年实现售电收入13.5亿元。
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承建的第一风电场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2014年12月30日建成投运,做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并网发电。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89亿元,建成装机容量4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7.4亿千瓦时,年可实现售电收入4.3亿元。第二、第三风电场设备已全部订购,已完成风机基础浇筑350基、占总数的100%,完成吊装73台、占总数的20.86%,目前两个项目业主正在全力组织吊装,预计今年3月建成并网发电。
如今,在广阔无垠的茫茫戈壁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基地道路,“围”成了一个个偌大的“田”字方格,沉寂多年的红沙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共赢模式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北部沙漠地区,银色的光伏组件、白色的温室大棚、金色的茫茫沙漠,组合成了一幅瑰丽的设色山水画。
为进一步巩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我市将新能源基地建设与石羊河流域沙漠治理有机结合,重点在民勤县、凉州区、古浪县沙漠沿线和戈壁荒滩区域集中连片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试验示范生态区。通过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固定流动沙丘、减少地面蒸发,同时在电站阵列区内滴灌种植沙生植物,防风固沙、改善土壤,探索出沙漠地区产业开发、生态建设、资源利用“三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路子。
“2011年底,振发新能源武威分公司总经理商松青到古浪考察时,既不进戈壁,也不进荒滩,而是直接到沙漠。”古浪县发改局项目办主任党玉忠说,江苏振发新能源公司的设想,与古浪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计划不谋而合。公司看准的就是古浪可利用沙漠面积大、太阳辐射量高、日照时间长,有建设大型光伏发电基地的良好条件。古浪县北部沙漠地区太阳总辐射量为每平方米6613兆焦,在有分析数据的近28年内,总辐射量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年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2012年4月,双方签订了总装机容量50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协议,振发新能源公司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52亿元,在马路滩林场北部沙漠地区建成500兆瓦沙漠光伏电站,规划面积约2万亩,完成沙漠治理1.8万亩,建成设施农业和沙漠经济作物5000亩。
目前,振发新能源一期、二期光伏电站内外围,已完成工程治沙773亩,栽植花棒、沙枣等各类沙生苗木25.8万株。同时,古浪县将电站外围列为全县义务植树基地,完成治沙造林1900亩。在电站内场固定光伏板下面,由振发新能源投资,林业部门组织实施,埋压麦草沙障1500亩,内场主干道两侧栽植防护林4300株。据介绍,下一步公司将建成100座太阳能光伏大棚,采用一种半透明光伏膜,既能透光,也能发电,极大地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目前,江苏振发15万千瓦沙漠生态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显现出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一期50兆瓦、二期100兆瓦电站已分别于2013年11月、2014年5月并网发电。至2014年底,一期完成总发电量8635万千瓦时,日平均发电量为21万千瓦时;二期完成总发电量9284万千瓦时,日平均发电量为52万千瓦时。三期350兆瓦正在审核批复当中,我市已编制完成《古浪县百万千瓦沙漠生态光伏发电基地规划》,并已上报国家能源局申请批准实施。
协调配套推进发展装备制造
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是我省“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省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风光电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市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2010年8月,我市启动建设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2011年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13年被认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园区已经初步形成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为主、以常规装备制造业为辅,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兴现代化工业园区。
“园区规划建设伊始,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就提出明确要求,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求规划建设园区。”管委会主任马世友对记者说,园区近五年来的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些要求。
中国航天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由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是我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包括武威航天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总装生产线、武威航天万源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生产线、武威有能新能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风电变流器及太阳能逆变器生产线等3个子项目。
“武威市区两级领导对项目的关心支持,园区干部职工对企业全面周到的服务,坚定了我们投资武威、扎根武威的信心和决心。”中国航天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基建部经理王志刚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引进中国航天万源、中国兴业太阳能等知名企业,投资建设发电机、变流器、塔筒、叶片等风电机组成套设备,以及太阳能光伏组件、逆变器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中国航天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年产300台套2兆瓦电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兆瓦级电励磁发电机,中国兴业太阳能(甘肃)产业园300兆瓦光伏组件,重通成飞年产300台套风机叶片光伏组件生产线已建成投产,武威已成为河西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2014年11月4日,联合一批实力雄厚的省内外装备制造企业,在我市组建成立了甘肃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联盟。这是做大做强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的有力举措,将为贯彻国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发挥甘肃风电装备制造产业聚集效应,提升甘肃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积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对广泛吸纳风电装备生产企业参与缔约,给企业搭建一个交流情况、洽谈业务、研究分析、共同发展的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为推动我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打造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利用“中国航天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的良好条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风电零部件配套供应厂商来武威生产发展。市上将以航天万源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首创的兆瓦级系列电励磁直驱风电机组制造为核心和龙头,逐步打造风机整机、发电机、轴承、变流器、叶片、机舱轮毂等风电精密铸件及机械加工、控制系统、电缆、电磁线、高强螺栓、塔筒等全产业链体系,形成百亿级风电设备制造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