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硅高科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在检测分析新产品性能
中硅高科硅片车间科研人员正在记录最新实验结果
翻开多晶硅的产业版图,在年产能万吨以上的6家“巨无霸”企业中,有4家位于和洛阳相比工业电价近乎“打五折”的西部。在被称为“高载能”的硅产业,人们都在注视,中硅高科如何在2015年破题。
“企业成败,关键在人。”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爱民的看法一针见血,“如果只看到成本劣势,那企业确实举步维艰。但只要在‘新’字上做文章,就能占据竞争高地。”
让我们看看中硅人如何谱写2015年“新”文章。
改:技术改造有效降低成本
1月中旬,小寒刚过,正是最冷的时节。夜幕降临,中硅高科厂房的玻璃窗无一不透着白光。
在隐隐的机器轰鸣声中,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测试分析中心主任付雷换上白色防尘服,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四班倒,24小时不间断测试,这样的生活早习惯了。”付雷说,“忙了好,说明企业产品供不应求,我干着也起劲儿。”
2015年,受新兴市场快速增长影响,全球新增光伏安装量预计达到53吉瓦,年度增长率达到20%。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光伏制造链条上各环节的产品价格上涨较为明显。
“只有多晶硅是例外,其价格比2014年还跌了20%。”李爱民说,在国内主要多晶硅生产企业中,估算仅有2家企业维持盈亏平衡,3家到5家企业勉强维持生产成本,剩余30%企业产值则无法超过生产制造成本,甚至出现现金流亏损。
和位于西部享受较低工业电价的多晶硅生产企业相比,中硅高科没有成本优势。“但我们有多晶硅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必须依靠技术改造降本增效,实现突围。”李爱民语气坚定地说。
创:自主创新创出国内一流
多晶硅生产,追求一个“纯”字。把99.5%即2个“9”纯度的工业硅变成6到9个“9”纯度的多晶硅,对设备工艺要求极其苛刻。
对多晶硅纯度起关键作用的提纯设备,此前国内全靠进口或合资生产。中硅高科建立起二三十人的科研团队,通过数以千次的软件模拟和现场试验,终于设计出国内首个拥有自主产权的多晶硅提纯体系。
“能源效率全国最高,在原有提纯能耗基础上降低40%。”中硅高科副总经理万烨难掩兴奋,但在他眼里,这还不是最难啃的“骨头”。
比资金,中硅高科难与集团化运营的其他多晶硅生产企业比肩。当其他企业纷纷购置全新的48对棒还原设备时,中硅高科却因资金问题,使其24对棒升级计划“搁浅”。
“用24对棒设备挑战48对棒设备的还原效率。”当中硅高科提出并实施这样的技改项目时,就连企业内部也有不同声音,有人认为难度过大、风险高。
然而,中硅高科建立起近百人的攻关团队,三拨人员24小时轮班倒,每人每天工时超10小时,攻关3个月,拿下!
2015年全年,中硅高科共投入研发经费7000多万元,实施科研项目9个,解决了现有多晶硅生产技术瓶颈问题,平均生产成本同比降低10%以上。如今,中硅高科多项技术指标已跻身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第一方阵”。
优:产品向价值链更高端跃升
和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对比,是万烨每天都要做的“功课”。这几天采集到的最新数据,让万烨松了一口气。
“目前,中硅高科是全国多晶硅行业单位产品蒸汽消耗量最低的企业,国内第二低的企业单位产品蒸汽消耗量是我们的近两倍。”万烨说。
可以说,掌握中硅高科重点技改项目中的任何一个,就足以让一个多晶硅企业在行业立身。但习惯自我加压的中硅高科,将目光投向了门槛更高的新兴领域。
高纯四氯化硅是光纤预制棒的主要原料,每年国内有3万吨的需求量,最高级别的产品每吨价格高达10万元。然而由于技术制约,国产产品供给只有几百吨,其他均靠进口或者外资企业供给。
对于多晶硅生产而言,四氯化硅是副产品。为从副产品中“淘金”,中硅高科反推生产环节、设计提纯系统。2015年,年产9000吨光纤级四氯化硅生产线投用,产品纯度达到6个“9”,投资收益率高达25%。
如今,中硅高科的高纯四氯化硅产品已成为下游企业的“香饽饽”,远销日本等发达国家。连国外专家也感叹:真没想到,一家中国中西部的企业能在这么短时间掌握光纤级四氯化硅制备技术,不可思议!
更让人期待的是,时下中硅高科正以用于电子芯片生产的区熔级多晶硅为突破口,准备打造国内首条纯国产区熔级多晶硅生产线,向价值链更高端跃升。
“新的一年,中硅高科将按照‘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的标准,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产业升级趋势的领域产品作为主要研发方向,在硅材料领域再创竞争新优势。”李爱民说。(洛阳日报记者 张锐鑫 陈曦 通讯员 胡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