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各家券商的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集中出炉。通过一致性预期,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增长确定性的行业和标的。
“我们看到在机械、环保、化工、材料等行业,都会有很多20多倍估值的公司,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应该抛开到底是创业板、非创业板,要掌握有业绩的公司,未来一年还是股价跟业绩正相关的阶段。”天风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在2018年年度策略会上表示。
对于明年的A股市场,“业绩为王”几乎已经成为各家卖方机构所公认的投资主线,这在2017年的市场已经多次演绎,其中最为典型的逻辑当属行业驱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除了金融股获得卖方集中推荐外,5G、新能源、新零售,以及环保、化工等行业景气度高,具备业绩增长预期的细分子行业也成为了明年配置的方向之一。
以新能源为例,其中便包括了光伏、动力电池两条投资主线,二者明年的增长均相对确定,这无疑对相关公司当期业绩,以及二级市场表现带来了保证。
新能源行业的情况,也相对比较乐观,尤其是经过洗牌并重新进入增长的光伏行业。
“明年上游公司还会继续保持增长,而下游分布式能源可能迎来放量。”一位不便具名的光伏行业研究员12月19日指出。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42GW,同比增加近60%,超过去年全年34.54GW的水平,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量约15GW,占比提升十分明显。
对于行业景气度的判断,位居一线的企业无疑先知先觉。
今年11月,通威股份便曾加快扩产步伐,合肥、成都两地的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先后启动建设。
相比之下,新能源另一细分子行业的动力电池,虽然面临明年补贴退坡的风险,但是即使明年增量有限,在上游原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相关公司业绩增长也相对确定。
“三元电池替换磷酸铁锂电池的趋势已经确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厂商也在寻求通过镍来替换钴,但是目前尚未实现产业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秘书长徐爱东19日介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