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光伏行业先后经历了政策打击和行业回暖。冷暖更迭间,行业内上市公司的命运走向沉沦与复苏的分岔口。
2018年“531”新政后,光伏产业链的大量企业因“断奶”穷途末路,但亦有不少优质企业趁机做大做强,快速抢占市场,成为头部企业。
2019年,光伏行业整体装机量依然有所下滑,但由于市场已部分出清的缘故,行业内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回暖。
龙头企业隆基股份业绩增长尤其惊人,预告2019年净利润50-53亿元,同比增长95%-107%。中环股份则实现净利9亿,同比增长42.8%。
同处光伏产业链,岱勒新材却在2018年业绩下滑7成后再度恶化,2019年业绩爆出上市以来首度亏损。
二级市场走势也反映了公司的窘境。凭借新股非理性热炒,岱勒新材于2017年11月摸高100.98元,之后便进入长达2年多的漫长下跌。
截至3月25日,岱勒新材股价收报16.38元,市值缩水至13.5亿。除了千山药机,在107家湘股中排名倒数第三。
现世艰难,未来可有转机?
湘股策翻遍岱勒新材的报表,依然难以找到支持今年扭亏的有利信息。
行业回暖成假命题
2月28日,岱勒新材披露业绩快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2.62亿,同比下滑20.71%;净利润-4584万,较往年变动为-235%。其中营业利润为-6209万,变动幅度为-271%。
此次亏损对应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为-8.41%,亏损幅度不小。
岱勒新材于2017年9月上市,转年净利就下滑7成,2019年干脆盈转亏,可谓上市后业绩变脸的典型。
如果说2018年的业绩下滑尚可归咎于行业政策变化,2019年产业链回暖之际业绩仍然进一步恶化,则令投资者对其经营状况和未来前景感到忧虑。
业绩快报之中,岱勒新材方面给出了业绩亏损的三大原因:
第一,受市场竞争和下游市场需求的影响,产品价格不振;
第二,子公司株洲岱勒项目进度及产能释放仍未达预期;
第三,因为技术升级改造,相应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在翻看岱勒新材的历年信披和了解其内外部形势之后,湘股策(xiangguce)发现,正如其第一条亏损原因所述,岱勒新材所处的细分子行业依然处于整体产能过剩、竞争极其激烈的严苛环境之中。
至于募投项目滞后和资产减值,也与过度恶化的行业形势息息相关。
简而言之,所谓的光伏行业回暖,在岱勒新材这里恐怕是个假命题。
产能过剩寒冬
岱勒新材主营产品为金刚石线,是一种用于硅、蓝宝石等硬脆材料切割的专业工具。
以目前应用最广的光伏领域为例,在晶硅生长、拉制完成之后,就需要用金刚石线等工具将其从一大坨的“硅料”状态切成一片片的“晶片”,才能用于下一步的生产制备。
在光伏晶硅的应用场景中,金刚石线切割相较于传统的砂浆切得更快、切得更薄、需要耗材更少,能够有效提升光伏晶硅生产效率和单位晶硅的出片率。
事实上,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之所以能实现平价上网,除单晶硅普及带来的效率提升外,金刚石线切割技术带来的非硅成本下降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然而,在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初期的较长时间段内,由于金刚石线技术被日本垄断,价格高昂,这种被认为能给晶硅切割带来“革命性进步”的技术,因为成本问题一直未能普及。
直至2013年前后,以岱勒新材、东尼电子、三超新材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才正式实现了技术突围。
国产替代实现、产品价格有效降低,2015年下半年金刚石线于下游光伏晶硅企业中开始逐渐普及。
岱勒新材显然受益于此,业绩随国产替代的形势水涨船高,并于2017年顺利登陆创业板。
首发之时,岱勒新材对于行业前景十分乐观,且当时“公司主营产品的有效产能已处于饱和状态,公司已无法大幅提高产量”,因此将首发募集资金全额投入到了扩产上。
资料显示,该募投项目将增加岱勒新材金刚石线年产能12亿米。上市前的2016年,岱勒新材的年产能尚不足8亿米。
换而言之,凭此项目岱勒新材的产量将扩张至原有的2.5倍以上。
IPO流程不短,急于扩产的岱勒新材在敲钟之前,就已用自筹资金先行大幅投入了扩产项目。
2017年年报显示,其“年产12亿米金刚石线项目”的投资进度已经达到了97.91%,并拟用首发募集资金置换出先期投入的自筹资金。
岱勒新材2019年初给出的可转债募集说明书显示,其2017年金刚石线产能已扩大至23.69亿米,2018年进一步扩大至27.38亿米。
岱勒新材的扩产迅速而顺利,产能达上市前3.5倍。
不过,竞争对手东尼电子与三超新材也并没有闲着。巧的是,这两家也都在2017年实现上市。
当年4月,三超新材上市,主打募投项目即扩大10亿米金刚石线年产能。9月,东尼电子上市,野心更大,要募投扩产20亿米金刚石线年产能。
算起来,2017年同时上市的三家同业公司,合计扩产金刚石线产能高达42亿米。
此外,老牌砂浆切割大厂易成新能(原“新大新材”)也于当年年底抛出了新建年产20亿米超精细金刚石线项目。
正是这一波集体疯狂扩产,金刚石线细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价格持续下滑,三家上市公司的日子越过越惨。
2017年年报,岱勒新材金刚石线业务的毛利率高达48.57%,到2019年半年报,该业务毛利率下滑至15.85%,相当于打了个三折。
东尼电子与三超新材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东尼电子2019年年报净利润为-1.48亿,扣非净利润为-1.59亿。三超新材2019年扣非净利润仅有624万,较上期下滑82%。
新龙头降维打击
三家金刚石线上市公司疯狂扩产,造成业绩崩塌不说,就连固有的行业优势地位也在三年中丧失殆尽。
如今,金刚石线行业的龙头已经变成后起之秀——新三板挂牌企业“美畅新材”。
美畅新材2015年7月设立,彼时岱勒新材等公司早已技术成熟,并铺开产能。
当岱勒新材、东尼电子和三超新材于2017年上市并扩产时,美畅新材甚至还达不到冲击创业板的三年设立年限标准。
在与创业板公司四方达的重组事项告吹后,美畅新材只得先在新三板挂牌。
2018年7月,美畅新材设立三年期满,随即开启了冲击创业板的征程,至今仍在IPO流程之中。
虽无先发优势与资本市场助力,但美畅新材从设立之初就得到了下游龙头隆基股份的大力扶持。
2016年,美畅新材来自隆基股份的单客户收入占比高达92.86%。
根据美畅新材最新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在2017和2018年,隆基股份同样是美畅新材的第一大客户。
生产方面,美畅新材在成立之初即斥资8000万元,从日本进口了一批最先进的设备。
技术方面,美畅新材于2015年末与日本爱德达成合作,并在之后数年持续支付给日本爱德高额的技术转让费以取得相关技术的独占权。
除外部买来的技术之外,美畅新材更是自研了“单机六线”的特有生产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在金刚石线的细分行业内取得了极大的成本优势。
美畅新材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其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亿、12.4亿和21.58亿,对应净利润分别为9400万、6.78亿和10.24亿,增长速度惊人。
产能方面,据光伏行业相关媒体报道,美畅新材现已具有240亿米的庞大产能,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
在美畅新材凭借成本优势的挤占之下,岱勒新材等原有的细分行业优势企业,自然逐渐被挤向市场边缘。
今年,美畅新材更是在官网上公开了产品价格目录。这一举动,往往只有掌握市场定价权的行业主导者才会做出,是一种表示无惧任何形式的价格竞争,宣称已获取行业霸权的行为。
由美畅新材在官网给出的最新价格表可知,其目前已经能批量供给直径50um的金刚线,且价格仅为65元/千米,即0.065元/米。
在岱勒新材2017年上市的招股说明书中,曾经作出这样的风险提示:“报告期,公司主要产品金刚石线每米的销售单价分别为0.54元、0.38元、0.25元和0.19元,呈下降趋势。”
之后在岱勒新材于2019年初披露的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曾列出2018年度硅切割用金刚石线的产品单价为0.14元/米。
两相比较,在产品价格上,美畅新材对岱勒新材形成了降维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美畅新材在2019年的半年报中亦出现了显著的业绩下滑,结合其庞大的市场份额分析,该公司颇有主动发动价格战以出清业内其他企业的意图。
至少,东尼电子和岱勒新材在价格压力之下,已经宣告了2019年出现不小的亏损。
扩产尴尬与减值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年初的可转债发行中,岱勒新材曾打算将募集资金进一步投向扩产,并凭借新的生产线提升生产的效率与工艺。
然而,正如业绩快报中所说,“项目进度及产能释放仍未达预期”,且拟承接该项目的株洲岱勒持续亏损。
岱勒新材并未在业绩快报中对进度未达预期的具体原因作出解释,但业内普遍认为,岱勒新材很可能是基于极其恶化的竞争形势和极其低廉的产品价格,主动放慢了扩产的脚步。
这意味着,对于可转债的募投项目,岱勒新材可能已陷入左右为难的泥潭。
假若取消扩产,则将面临来自债权人和监管方面的压力,且生产工艺与效率恐将停滞不前。
若继续投产,则在经营上将面临更大压力,所处行业的产能过剩形势亦将雪上加霜。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困难是,2020年,岱勒新材可能要再次面对资产减值所造成的业绩窟窿。
佐证是,同业的东尼电子2019年“根据光伏业务现状”进行的相关资产减值额度高达1.90亿元。
岱勒新材的业绩预告虽将资产减值列为亏损原因之一,但净利润亏损额度小于营业利润亏损额度,整体非经常性损益应为正值。不难推测,该项减值的额度并不大。
若2020年金刚石线行业未能回暖,岱勒新材可能需要对相关存货及固定、无形资产等项目进行全面减值测试。
凡此种种,摆在岱勒新材面前的业绩难题恐怕要困扰公司一整年。
令人细思极恐的是,一旦今年不能扭亏,岱勒新材有滑向两连亏的风险。
届时,等待公司的将是一顶ST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