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催生光伏长期风口 通威扩产夯实产业链地位_SOLARZOOM光储亿家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 | | | | | | | |
“碳中和”催生光伏长期风口 通威扩产夯实产业链地位
  • 2021-03-10 14:15:33
  • 浏览:669
  • 来自:金融界

  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手段之一,光伏产业链需求迎来井喷。去年,光伏各个环节产量同比大增,今年更是迎来全产业链价格集体上涨。硅料涨幅更是远远超过其他环节。

  

  龙头企业通威股份的新增硅料也将在今年内释放,在2023年底计划形成29万吨的产能规模。随着硅料价格高企,通威的硅料仍将维持高毛利。另外,通威电池片产能也将在今年释放,电池片存在边际改善的向好趋势。

  

  光伏装机量刺激产业链繁荣

  

  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48.2GW,同比增长约60%,累计装机规模已达253GW;在制造端各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6%、19.7%、22.2%和26.4%。去年,光伏累计装机量、新增装机量、多晶硅产量、光伏组件产量均位居全球首位。据不完全整理,未来五年规划之中,光伏年新增装机规模67GW以上。

  

  下游爆发的装机需求也激发了光伏全产业链价格上涨。比如182单晶硅片在2月最后一周环比上涨超2%;根据广州发展等企业最新的光伏组件招标报价,组件龙头报价从前期的 1.60~1.65 元/W 上涨至1.70~1.75 元/W 水平。

  

  不过环节中涨幅最大的还是上游硅料。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0.5~11.4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1.08万元/吨,环比上涨4.23%。最上游硅料环节创2020年9月以来的新高,硅料涨价幅度较大。

  

  不过从下游装机需求和光伏装机指标看,上游涨价影响环节涨价的边际效应并未影响到终端需求。但从市场供需结构看,上游硅料的紧缺程度已显露无疑。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分析,多晶硅料现阶段仍供不应求,涨价仍然是下游对硅料的紧迫需求推动。

  

  “2021年硅料供给非常紧张,尤其是三季度开始,四季度会到新高点。”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表示,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各个环节来看,硅料仍然维持全年紧张的情况,而其他环节更多还是体现季节性波动的特征。

  

  严虎预估,预计行业在2022年有效释放的新增产能,理想状况下有10万吨 ,“硅料价格大概率维持在高位。”

  

  实际上,硅料环节是高度集中。新特能源、新疆大全、通威、东方希望、保利协鑫这五家掌握了国内超50%的硅料份额。不过,通威股份是少有在今年扩产多晶硅料产能的企业,比如乐山二期产线将在十月底建成;云南一期将在12月底建成。

  

  据了解,通威在2023年底计划形成29万吨的产能规模。产能规模的领先地位并未被动摇,且进一步巩固。随着硅料价格高企,通威的硅料仍将维持高毛利。

  

  随着通威硅料市占率的提升,其在市场议价能力也将得到强化,这意味着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再分配将向上游靠拢。

  

  而从价格传导来看,硅料涨幅远远高于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这也印证了硅料在组件端成本占比不高,终端对上游价格敏感性较低。

  

  硅料环节处于高景气度

  

  从光伏产业链龙头公司的动作,也能发现硅料的紧张。2月8日晚,隆基股份抛出两份大单,其中一份是涉及63.6亿元的多晶硅料采购,卖方则是海外多晶硅料巨头之一OCI的子公司。隆基股份的供应已从国内硅料企业转向到海外,海外硅料是高成本产能。

  

  早在去年8月,隆基股份与亚洲硅业签订预估94.98亿元多晶硅料采购大单,约定2020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合计采购多晶硅料12.48万吨。近半年过去,硅片企业长单锁定硅料的现象频现。

  

  截至2020年底,据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统计,市场上超过半数产能已经被锁定。

  

  “硅料环节有一大特殊性——投资强度更大,技术难度更大,投资周期更长,生产弹性系数更小(相较其他环节)。”严虎表示,这意味着硅料扩产难度和门槛更高。

  

  尽管新疆大全和亚洲硅业也相继披露了A股融资计划,硅料企业也在进行扩张。国内硅料巨头之一的新特能源也抛出80亿元多晶硅料扩产计划。

  

  伴随行业整体扩张,行业未来是否面临供给过剩的情况?

  

  “我们判断目前硅料不会出现过剩。”严虎表示,现在,全球光伏产业仍然保持着平均年装机量20%~30%的增幅,需求量一直在增加。另外一个,这一轮光伏装机量增长是因为平价上网,由过去的补贴计划驱动变为需求驱动。

  

  扩产过程中,也出现了颗粒硅等新技术路线,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完全替代改良西门子法等较为成熟的硅料生产工艺。

  

  “相比改良西门子法,颗粒硅技术可能在电耗有所降低,但这不代表整体质量、成本会颠覆。”严虎表示,改良西门子法是成熟的硅料生产工艺,改良西门子综合成本仍然优势明显。还有颗粒硅硅烷法并非能全部用于单晶,而改良西门子法可以做到98%,二者的差距明显。

  

  “颗粒硅技术我们也是高度关注,但从理论和实践上看,改良西门子法更适合我们。”严虎称,比对两条技术路线后,不会花大力气去突破颗粒硅技术,而是会在现有基础上再进一步优化改良西门子法,确保质量进一步提升和成本的进一步优化。

  

  严虎强调,颗粒硅技术和改良西门子法并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成本、规模化以及质量说话,“大的技术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逐步升级和规划,两种技术可以相互发展和补充,不存在颠覆效应。颗粒硅是很好的补充,不会影响基本格局。”

  

  而在此前的股价异动公告中,通威股份也披露,公司对硅料生产的技术路线一直高度重视(包括颗粒硅技术),在投建产能时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公司认为改良西门子法是已经经过长期运营,市场成熟和稳定的工艺路线,其具备产品品质稳定、生产效率高、装置稳定性高、运行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够兼顾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的保障。

  

  严虎还表示,多晶硅的任何一种技术都经历了长时间发展,并形成规模化量产阶段,“目前多晶硅在海内外较优秀的产能均为改良西门子法。”通威目前新产能的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这已经是全行业较低成本。

  

  电池片盈利将边际改善

  

  相比硅料和硅片,电池片环节价格并没有呈现出明显上涨。但是电池片价格已经处于了相对底部,对于有成本优势的通威来讲,电池片仍然维持在超平均盈利水平之上。

  

  通威电池片通过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取胜,今年通威电池片的产能扩张也在进行。

  

  2月28日,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二期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迎来里程碑时刻,二期项目第一片电池片顺利下线。随着该项目建成投产,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产能达15GW,成为全球单体规模领先的电池生产基地。

  

  通威电池片2022年规划产能要达到60~80GW产能,到2021年年底,产能就会达55~60GW。根据Solarzoom数据,今年,通威电池片规模市占率将达到全球20%左右。

  

  当电池片价格边际改善,通威电池片新释放的产能或将享受顺周期红利。

  

  实际上,电池片也存在技术路线的竞争,异质结电池的新路线较为关注。相比PERC电池,异质结电池的能源转换效率会提升2个百分点。但异质结电池的转换成本较高,这是尚待解决的瓶颈。

  

  通威在异质结也有布局,目前有较大的中试线规模,维持较为前沿的技术把控。不过严虎表示,目前PERC依然是最具性价比的技术,其他技术路线暂时还无法取代PERC,最多在PERC+和Topecon升级。

  

  从未来的扩产规模来看,通威在上游硅料和电池片环节仍将处于第一梯队。实际上,为了和员工共享公司成长的红利,通威股份还披露了员工持股计划。而通威也表示,员工持股计划是看好行业未来的前景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不存在打压股价的情况。

  

  光伏产业链的长期逻辑还是近期被热议的碳中和,即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

  

  最近,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优先鼓励保障性并网规模与减补金额相挂钩,且要求各省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保障性并网规模定向用于存在欠补的企业以减补。安信证券分析师在解读时表示,政策解读实际上利好行业中长期发展。严虎表示,这其实并不会影响到增量电站。

【责任编辑:sunnyz】
投稿、咨询、爆料——电话:(021)50315221-812,邮箱:edit@solarzoom.com,QQ:2880163182
关键字阅读: 碳中和 通威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

匿名发表

微信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微博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 一天
  • 一周
  • 一月
  • 每日资讯
  • 光伏杂志
  • 专题
  • 每日光伏市场参考
马上订阅
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DGAD)正式公告,将对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等地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调查。同时,欧盟对中国大陆的
联系我们:021-50315221 服务邮箱:10000@solarz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