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境外质保服务公司Sinovoltaics统计报告,对东南亚的所有太阳能组件工厂进行了调查。
报告称共跟踪了58个生产项目,高于上次报告中的50个,涵盖了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工厂。
报告指出,“目前的市场新闻稿和数据”显示,东南亚的组件产能为78.8GW,另外在2027/2030年期间已规划的组件产能为14GW。另外,东南亚电池产量预计将在这段时间内从50GW增长到68GW,硅锭产能将从23GW增加到32.6GW。
报告强调了东南亚地区新增的几个项目,如柬埔寨的Elite Solar、老挝的Imperial Star Solar和SolarSpace、越南的BoWay Solar Power Technology和CRC Solar,以及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Gstar。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3月份,钛媒体国际智库曾发布了一则东南亚光伏产业统计报告,该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东南亚共拥有59.8GW的光伏电池产能、90.6GW的光伏组件产能,占全世界的9%-10%。其中,我国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电池、组件产能均超过50GW(该区域大部分电池产线是中企建设,近6成组件是中企建设),还拥有26GW硅片产能。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相隔10个月,两家统计的东南亚光伏组件产能数据就有着11.8GW的差距,尽管各家统计数据可能有些许差异,但基本可以断定,在光伏行业内卷下,海外光伏组件厂也在缩减当中。
不过,光伏行业的整体下行并非唯一影响因素。今年来美国对东南亚光伏市场的政策措施也是另外一大因素。
今年来,美国加快调查来自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4个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组件,评估东南亚光伏产业是否冲击到美国制造业,并计划采取贸易措施。在今年10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初步裁定结果,并对相关企业采取了反补贴关税措施,后续最终裁定还需一段时间,仍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这或许也导致一些东南亚光伏组件企业在缩减产能。
最新的东南亚光伏产能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