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块组件都在"缩水"!德国8年7万块样本揭秘光伏组件功率虚标及衰退问题_SOLARZOOM光储亿家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 | | | | | | | |
每块组件都在"缩水"!德国8年7万块样本揭秘光伏组件功率虚标及衰退问题
  • 2025-03-13 15:09:17
  • 浏览:2857
  • 来自:SOLARZOOM光储亿家

3月12日,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SE)最新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引发全球光伏产业关注。

数据显示,2024年单晶硅光伏组件的实际功率输出平均比标称容量低1.2%,虽较2023年1.3%的差距略有改善,但这已是行业连续第8年出现实际发电量低于额定值的现象。

数据来源:Fraunhofer ISE

自2012年起,该研究所已对全球15家头部企业生产的7万块组件进行实验室测试。值得关注的是,研究团队特别排除了实验室数据与标称值完全吻合的样本,这种选择性取样方式揭示出行业潜规则——部分企业可能通过优化测试条件虚报标称功率。数据显示,组件实际功率在标称值的±1%间波动,2023年1.3%的负偏差创下历史新低,而2024年的微弱改善被视作产业觉醒的信号。

按照德国光伏装机市场推算,1.2%的功率衰减意味着2024年新增的16.2GW装机量中,约195MW发电能力打了水漂。这一数字相当于德国第三大太阳能电站——位于勃兰登堡州的"诺德太阳能公园"(Nord Solar Park)的总装机容量。行业分析师指出,若按当前0.03欧元/千瓦时补贴标准计算,仅德国市场每年因此造成的发电收益损失就超过500万欧元。

此外,研究报告同步揭示了两大核心问题:

技术层面:去年发现的TOPCon电池隧穿氧化层缺陷问题仍未解决,该技术路线在实验室测试中表现出比传统PERC电池更高的衰减率;

供应链隐患:第三方检测机构Kiwa PI柏林的报告显示,美国、印度和老挝产组件不合格率显著偏高,其中东南亚地区因电解液污染导致的效率衰减尤为突出。

面对持续的性能危机,全球光伏产业正在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在中国,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已启动"零衰减组件"认证体系,要求组件功率在25年运营周期内衰减不超过5%;欧盟也在修订《光伏组件能效标签法规》,计划于2025年实施更严格的功率测试标准。

尽管当前组件价格已降至历史低位,但性能可靠性正成为投资者新的关注点。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报告显示,包含性能保证条款的光伏项目融资成本较普通项目高出15-20个基点。分析师认为,这场"功率真实战"或将重塑行业格局,具备技术优势和完整质量追溯体系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施塔芬斯泰因举办的第40届光伏 symposium 上,Fraunhofer ISE主任Daniel Phillip坦言:"当光伏发电占比突破20%时,每0.5%的功率误差都将放大成数十亿欧元的资产减值。"

【责任编辑:sunnyz】
投稿、咨询、爆料——电话:(021)50315221-812,邮箱:edit@solarzoom.com,QQ:2880163182
关键字阅读: 光伏组件 德国光伏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

匿名发表

微信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微博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 一天
  • 一周
  • 一月
  • 每日资讯
  • 光伏杂志
  • 专题
  • 每日光伏市场参考
马上订阅
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DGAD)正式公告,将对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等地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调查。同时,欧盟对中国大陆的
联系我们:021-50315221 服务邮箱:10000@solarz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