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加央没曾想到,他22岁时踏在大山里的脚印,最终“撬动”了160万元的中央部委项目。
他来自华北电力大学,是该校历年来近3500名走入贫困无电地区的大学生之一。
今年6月初,华北电力大学的“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项目,被政府部门、大型企业一起看中,成为民政部以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之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多数高校的“常规项目”,活动效果常在学生回校后戛然而止。但这所高校,为何能“改变常规”,甚至撬动了一个全新的“能源脱贫”模式?
点亮一盏灯,改变贫困村
江西省兴国县齐分村,就是项目“点亮”的地方之一。
它地处革命老区罗霄山区,交通不便,村民收入微薄。村里的刘大爷今年已经73岁了,每天去山上采茶打工,一个月能收入1000多元,多年的劳作还让老人落下了一身疾病。
剥开贫困的外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华北电力大学师生敏锐地关注到,这里的贫困,与“缺电”如影随形。
“由于供电半径过大和电力线路老化,该村电力供应质量较差、电压低,电饭锅的饭都做不熟,常年吃的是‘夹生饭’。冬季雨雪天还有停电情况发生,供电质量急需提高。”华北电力大学团委书记林长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项目第二个要点亮的地方,在2500公里以外。
它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沿,乌鲁木齐县永丰渠乡的黑家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4团牧二场。88.09万亩草场,均属“无电区”。
“那里根本就没有公路,非常难走。但为了调研,我们已经进疆好几次了。”华北电力大学团委副书记王集令说,“现在牧场户数210户,都是哈萨克族。”王集令和师生们走进一户户牧民的简易帐篷,看到的,只有起居用品和炉灶,没有现代化电器。
“牧民根据自家草场分散居住,户与户之间动辄是几十公里的山路。所以,采取传统的‘大电网’送电方式需要很长的线路,成本昂贵。”王集令说。
项目组决定,向80户牧民捐赠户用太阳能发电设备。
“利用太阳能发电设备,我们就能解决新疆和江西两地近100户贫困户、500余人的电力供应问题,提高供电质量。”林长强说。
赢得民政部信任的背后
这一项目预计总投资1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60万元,地方财政补贴70万元,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财力、物力支持。并未出资的华北电力大学,反而是核心发起方。这是为什么?
“这背后是5年以来,师生的一次次跋涉。”林长强说。
他介绍,从2009年起,华北电力大学开始了“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大学生科技教育扶贫服务行动。至今,已有近3500名、上万人次的志愿者参与到“绿色电力”相关活动中,包含校友和学生。
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加央就是第一届志愿者。2009年的大三暑假,他和同学回到青藏高原,走进了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县节村——一个真正的“无电区”。
为期三周的实习,震撼了他:“那是一种难以诉说的悲痛,更是一种无法摆脱的责任。”
加央看到,“户户通电”工程覆盖了的墨竹贡嘎县共卡巴热村,与拉孜县节村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已经洗去了曾经的落后与封闭。“村民们看电视、用电脑,用各种现代娱乐方式洗去一天的劳累。因为通电,他们节省了太多无用功,能够抽出时间从事养鸡、种菜等现代农业。于是,他们改变了粗茶淡饭的日子,开始奔向小康。”
而在节村藏民眼中,巴热村每家都有的洗衣机、冰箱、打茶机、电扇、电饭锅“还是个神话”。“因为没有通电,他们封闭于山村中,生活非常艰苦。但他们却不知怎样去改变,怎样走出大山。”
“同样的年代,资源相似的村子,却有完全不一样的现状和未来。”写下这句“心酸”的青年加央,现在已经成为西藏电力公司的一名员工。“我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报效祖国,报答养育我的家乡。”
15户人家,撬动“脱贫新模式”
最终,对江西省兴国县齐分村,项目组确定了15户帮扶对象,“户户对接,精准扶贫”。他们将为老乡建设一户一座“户用并网光伏电站”,也就是实现光伏独立供电。
这也是国家的规划方向。
按照国家能源局规划,到2015年年底,全国273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其中,电网延伸解决154万人用电,光伏独立供电解决119万人用电。
只扶助15户,项目的实施面是否太窄?“其实不然。”林长强说。这15户,只是师生们“埋”下的一个支点。他们将撬动一种始终潜藏的力量——阳光,为老区村民“生钱”。
“贫困的改变并不容易。”王集令说,“曾经有地方为戴上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而庆祝,庆祝可以获得财政拨款。有的地方政府把扶贫款交给农民,农民依然不知道如何致富,只好坐吃山空,导致‘越扶越贫’。”
而他们带来的太阳电池组、蓄电池组、控制器、逆变器,代表一种崭新的扶贫模式,那就是“能源解困、绿色脱贫”。
“最大的变化是,我们给村民带来的不止是生活用电。多出来的电,村民还可以卖给国家。” 王集令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他介绍,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情况,一座“户用并网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每户居民带来近3000元的收益。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可使用20~25年,总计可以为每户居民带来约7万元的收益。“这样,就能撬动更多村民愿意安装光伏供电。”
在这个绿色能源解困模式里,“政府、高校、企业、慈善组织、农牧民”五方,谁也不能单打独斗。“政府负责政策引导,财政补贴,基层落实;高校负责输送和培养人才,研发新技术;绿色电力企业免费为用户安装、培训,电力供应部门负责日常维护;慈善组织募集社会资金;农牧民学知识,辅助安装和维护。”林长强说。
在他来看,“无电村”的村民赢了,期待致富的地方政府也赢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能撬动地方政府财政配套投入。因为地方政府也发现,这个模式可以‘一次小投入、长线大产出’。”
在一缕缕变成电力的阳光中,“美丽中国”也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