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光伏公司、中概股英利绿色能源盘中一度暴跌,最高幅度达到50%以上。截止记者发稿时,仍然下跌了37%。原来,有媒体提及了英利刚刚对外发布的2014年年报中的个别内容,即英利自己认为其债务状况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
市场担心,英利的债务负担或许会使其陷入经营困境,因而部分投资者选择离场。但该公司的首席财务官王亦逾在5月19日深夜于电话中对记者表示,这是一次正常的风险披露,个别人士的解读有些过度。
首次披露风险
英利是国内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制造商之一,在全球设有30多个分支机构,目前已有超过13G瓦的组件被安装在各地。其董事长兼CEO苗连生创建了这家公司,2007年6月8,该公司完成了首次公开募股并在美国上市。
外电报道称,英利在上周五向SEC递交了年度财报,其中指出,严重的负债与净损可能会对公司的事业、财务状况以及运营结果造成负面冲击,就连偿款能力也可能备受影响。英利更沉重地表示,公司究竟能否继续经营下去,恐怕“有不少疑问”。
记者翻查了这份数百页的年报原文后发现,确实有少量章节提及了上述内容。
其原文大致是:“我们的债务状况,可能会对我们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偿债能力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主要依赖于从商业银行中借款,以满足我们的资金需求,我们期望未来还是能如此。”
该年报原文还透露,“我们有很大的债务和偿还债款需求。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们的短债为101.2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有17.13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已到期或将在2015年到期的23亿人民币),还有28.6亿元的长期债务。而这一债务水平可能对我们未来的持续运营有很大影响。这些影响如下:基于我们的债务数量,使得我们难以满足我们的支付能力等;我们或许不能及时付账;这样的债务也可能会导致交叉违约的发生;它限制了我们的灵活性,使企业更难适应商业环境的变化等等。上述这些因素都会对我们业务的开展、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偿债能力等会产生不利影响。”
王亦逾在电话中对记者说道,出于对投资者的负责,公司管理层也判断并基于一些事实,做了首次的风险提示。之所以此前未做风险提示,原因是“2013年时,从数字上看英利还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2014年不少同行已(净利润)转正,而我们还没有,相对来说与同行有一些距离。”
他强调,这是一次正常的风险提示,公司也没有运营上的问题。而之所以要提出一些疑问,也是因为律师会相对来说把事情说的“较为严重。”
就媒体所称的英利会“针对持续经营能力问题,考虑采取引入战略投资人、大股东定向增发、优化盘活闲置资产等措施缓解公司所面临的困难,”王亦逾则表示这是公司一直以来的战略,不足为奇。
股价重挫
5月19日晚间,受到上述报告中部分内容被媒体摘出的影响,英利的股价一度大跌40%以上,最差是达到了0.72美元,下挫50%以上,而0.72美元的这一数字也是52周以来最低的。而早在前一天即5月18日(中国时间),英利也曾下跌了12.35%,收于1.49美元。截至今晨记者发稿时,英利还在下跌中,但相比50%的跌幅已收窄。
有投资者也认为,英利所披露的高债务问题长期存在。公开资料也可看到,其资产负债率似乎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缓解。截至2013年第四季度、2014年第三季度、2014年第四季度,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90%以上。同行公司中,阿特斯太阳能三个季度的负债率为83.17%、77%和76.1%;另一光伏上市公司晶科能源则在三个季度中的资产负债率为80.9%、72.3%和74%。英利的数据相比同业者居高不下。
当然,以该公司的2014年毛利、税后利润等数据来看,相比2013年有一定改善。去年全年,该公司的营收为129.27亿元,同比有所下降(2013年为134.18亿元);毛利则从9.78亿元增加至22.38亿元,税后利润也从原来的-20.55亿元上扬到了-14亿元。该公司在“运营活动所产生现金”这部分,也由2013年的3.53亿元提升至24.99亿元。
王亦逾说,英利的实际运作并没有什么问题,披露风险这一做法被外界过度解读了。但是也有投资者认为,英利需要解决其债务负担过高的问题。
受累于英利股价的下滑,多支中国光伏概念股也纷纷下挫。截止记者发稿时,中电光伏、昱辉阳光、阿特斯太阳能、天合光能及晶科能源分别下滑了9%、7%、4.95%、4.89%和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