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于2016年1月11日在北京宣布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准东-皖南工程”)正式开工。
该工程2015年12月获得相关部门核准,起点是新疆昌吉自治州,终点安徽宣城市,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全长3324公里,计划投资407亿元,2018年建成投运。
国家电网方面表示,建设准东-皖南工程将加快“疆电外送”,有力促进新疆能源基地建设,推进新疆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联合外送,让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该工程输电能力达到1200万千瓦,既可就近满足皖南地区的电力负荷发展,又能与东、中部地区特高压工程配合,向长三角负荷中心送电。
此前,国家电网已经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压工程。从2014年11月同时开工“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到此次开工准东-皖南工程,国家电网在过去14个月密集开工了10个特高压工程,这让国家电网特高压在运、在建特高压项目达到17个。
“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将进一步加快特高压建设,首先是加快建设目前在建的“四交六直”10个工程,其次是后续推进“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然后是在2018年之前开工建设“十交两直”特高压工程。
国家电网预计,2015~2020年间,特高压规划总投资将达到3.3万亿元,这将带动3.2万亿元电源和煤矿投资,亦即合计将带动6.5万亿元投资;这些工程的开工建设,将年均拉动GDP增长超过0.8个百分点,增加税收15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80万个,还将有利于消化钢铁等产业的过剩产能,拉动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加快推进“疆电外送”
新疆是我国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有测算显示,新疆拥有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资源量的40%。同时,新疆风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具备同时开发煤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的条件。其中,新疆也是我国规划的9大风电基地之一,风电可开发量超过2亿千瓦。
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新疆火电、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分别达到3200万千瓦、800万千瓦、370万千瓦。而基于“能源革命”的需要,未来5~10年将是新疆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大发展时期,这当然需要形成与之对应的电网支撑。
一直受困于“疆电外送”通道问题的新疆电网,在2010年11月才正式投运了与西北主网联网的750千瓦线路,打通了“疆电外送”的第一条通道。此后,2013年6月又打通了新疆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网的第二条通道。
新疆第一个特高压项目——哈密南-郑州±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14年1月建成投运。截至目前,该工程已累计输送电网383亿千瓦时,占到目前新疆电力外送规模的90%以上。
特高压在“疆电外送”上的特殊作用让新疆茅塞顿开。根据《新疆电源建设规划(2014~2020年)报告》,新疆到2020年计划建设8个特高压工程,以便更好解决“疆电外送”工作。
准东地区是新疆重要的能源聚集地之一。数据显示,准东地区的已探明煤炭储量达到2136亿吨。根据煤炭资源品质和开发条件,准东地区煤炭适合就地发电。而准东地区2020年之前的煤炭规划产能,可以支撑外送煤电装机规模4000万千瓦。
因此,国家电网在2015年上半年展开了准东-成都、准东-皖南两个±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的选站选线前期工作,并于2015年4月对两个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讨论和评审。2015年12月获得相关部门的核准之后,准东-皖南工程得以率先开工。
“2014年3月《关于印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新疆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按照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标准,建设大型燃煤电站(群);在推进准东等9个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建设的同时,要求同时加快推进重点输电通道建设,加大向重点区域送电规模,缓解人口稠密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目前,华东地区燃煤电厂分布密集,严重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在新疆集中建设大容量燃煤坑口电站及风电场,通过准东-皖南工程外送,将缓解华东地区供电和环境压力。
数据显示,准东-皖南工程建成之后,每年可向东、中部地区送电660亿千瓦时,减少燃煤运输3024万吨,减少烟尘2.4万吨、二氧化硫14.9万吨、氮氧化物15.7万吨。
“十三五”特高压建设提速
国家电网2004年开始酝酿、论证特高压项目,2006年8月我国第一个特高压项目——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项目获得相关部门核准,2009年1月6日该工程正式投运。
数据显示,从2006年8月至2016年1月十年之间,国家电网已经建成“三交四直”7个特高压工程。但自2014年11月以来,国家电网推进特高压的速度明显加快,共计开工“四交六直”10个项目,其中,2014年11月同时开工了“两交一直”3个项目,2015年共计开建“两交四直”6个项目,2016年1月又开建了准东-淮南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在2014年11月到2015年底“四交五直”工程的基础上,后续特高压工程将分三批建设,首先加快推进“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其次在2018年之前开建“十交两直”特高压工程。
国家电网特高压的总体格局是:到2020年,将西部不同资源类型的电网互联,构建西部电网;将东部主要受电地区的电网互联,构建东部电网,形成送、受端结构清晰,交、直流协调发展的2个同步电网。
到2025年,建设东部、西部电网同步联网工程,国家电网将形成一个同步电网。
在推进特高压的同时,国家电网已经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并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认可。所谓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络、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
国家电网还提出了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为国内互联,从现在到2020年,加快推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大幅提高各国的电网配置能力、智能化水平和清洁能源比重;第二阶段为洲内互联,从2020年到2030年,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实现清洁能源洲内大规模、大范围、高效率配置;第三阶段为洲际互联,从2030年到2050年,加快“一极一道”(北极风电、赤道太阳能)能源基地开发,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范围配置清洁能源。国家电网在国内的特高压推进计划,显然是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的一部分。
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
“特高压技术创新和进步,不仅将改变能源、电力和电网发展方式,而且将有力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带动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实现以创新引领发展,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非常重要。”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我国特高压技术的发展和实践,为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应用积累了经验,也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坚实基础。”该人士认为。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特高压工程的加快推进,既有利于钢铁、原铝、水泥等多个行业消化过剩的产能,又有利于推进智能电网、电子信息、通信、物联网等多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也能带动电工装备产业加速“走出去”。
该人士还表示,特高压工程的设备招标往往是在项目开工之后的三个月之内举行,这也就意味着,伴随着锡盟-泰州以及上海庙-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在2015年12月中旬的开工,准东-皖南工程在2016年1月中旬的开工,未来的三个月之内,特高压设备厂商将迎来密集的招标。
“特高压投资大,中长期经济效益十分显着,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优势,可以有力地带动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