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光伏市场中的作用有多大?
此前,我们讨论了如果光伏没有补贴是否还有发展空间的问题。这次,来看看补贴之外政府的另外一只强有力的推动之手——地方保护。
地方保护政策的存在,有着非常可以被理解的合理逻辑:谁给我交税,我的财政收入就应该支持谁。
而据江湖传闻,在一些有明确地方保护政策的地区,或者买卖当地企业的发票已成为一门很好的生意,或者当地企业产品由此坐地起价。另外,路条不给外地企业,也是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的潜规则。
作为地方行业协会从业者,笔者也曾多次发自内心的对这些地区的政策表示“羡慕嫉妒恨”,恨不得浙江地区也有这样的政策。然而,当笔者静静的面对东部光伏市场的现状,看着这个还是孩子一样的市场时,深深觉得,应该相信这个孩子自身拥有成长的力量。
杭州光伏协会联合十家特色光伏企业推出太阳能小屋
市场的成熟需要相信和等待
也许有些读者会表示不同意,我国光伏市场已经连续数年以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雄居全球首位,因此我们已经是全球个子最高的那个。
若您是多年在光伏应用市场中行走的从业者或者官员,也许你会有些同意笔者的“市场孩子”这一说法,今天的中国光伏市场其实还远不够成熟,“这个孩子”的内外各部分还远不够协调。比如,对外方面,与电网、财政、国土体系对接难,等等;对内部,则有找不到屋顶、收不上来电费、签了合同没钱建、恶性压低价格、采购劣次产品,等等。
因此,对待孩子,总是提醒他这里错了那里不对,催加“肥料”让他加快快长,或者直接拨苗以助之,或许都不是真正帮助孩子成长的良性方式,尽管这些做法也一定是源于良好的苦心和初衷。
企管作家约翰?威特摩亚说,“把一个人的潜能释放出来,让他能够发挥至极限,那是帮助,而不是教导一个人去学习。”——他打比方说,“一颗橡树的种子,已经蕴藏了长成一棵宏伟橡树所需的一切。”
也就是说,橡树的种子具有成长的内在欲望,自身已经具备不断发展的能力,只要在合适的阳光土壤下,它就会茁壮成长。
对于东部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市场而言,理同于此。在越来越明确的大方向下,其间的一些弯路和问题是正常的。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在磕磕碰碰中不断总结成长的。
如果我们剥夺了孩子犯错的权利,伸手去帮他把成长必经的阻碍都拿开,可能才真的是好心办坏事。“人为”的成长环境催熟起来的孩子,不太可能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力。
成长的力量源于市场
我们要相信,优秀的光伏企业会在折腾中不断成长。
就如几年前许多人指责中国光伏企业消耗了中国的能源、污染了中国的环境,而带给国外绿色的清洁能源。但很快,光伏企业把能耗降下去,污染问题解决了,成本也降下来了,国内市场随后也快速打开。
成长需要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当我们不再盯着与完美之间的差距,就会看到成长的喜悦和力量。
国内某知名光伏设计院的专家曾对笔者说,太佩服中国的光伏企业了,他们真是发明家、创新家,有着无穷的创造力!
笔者深有同感。
面对市场的风雨交加,许多光伏企业在不断创新技能。正如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光伏行业公平贸易预警点对政府部门关于产业受欧美双反影响情况时的反馈中所说,案件应对目标不是帮助大型企业不再受影响,而是让创新企业更好地发展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欧美的双反,催生了中国光伏的创新力量。
因此,相信市场的力量,只需要帮助这个市场形成一个真正良性循环的完善环境就好。剩下的则是耐心陪伴和等待,等待这个孩子逐步成长为一个健康健壮的青年。
阶段性地给予帮扶,是爱的体现,但不要剥夺孩子在成长中挣扎和奋争的权利,他是自己生命的真正创新者。
合力才能走得更远
光伏应用市场,正处于回归分布式光伏的起点上。
在浙江,分布式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是个现金流良好的市场,也是一个麻烦太多风险太多的市场。
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能力、精力,总是有限,而分布式显然是一个大事业,因此需要集合与调动志同道合者们的资源,分工合作,共同促进这个市场环境的完善。
比如,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再比如,只有发展得越来越规范,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可以被系统化推广的体系。
以上两点,是笔者所在的杭州光伏协会在今年新春茶会上大家一起达成的共识。我们认为,针对市场需求做好应该做好的事,其他的各种支持自然会出现。
大家合力发展,而不是抱怨环境不如人意,虽然环境有时候确实容易让人沮丧。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而这恰恰是我们发展的初始动力,也是创新企业的价值体现之处。
心有多大,空间就有多大
群飞的大雁,双翅扇动的气流可以形成一股巨大的“推力”和“浮力”,使得整队的大雁利用这种力量更加轻松地飞行,也使得整队大雁要比单飞的大雁多出70%以上的飞行路程。
不需要强制性的约束,而是自动自发的形成合力,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我们在一起,一定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