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为3500万千瓦,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装机国,2020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超过100GW,占据了全球70%的份额,光伏电池组件产量也接近100GW,全球约占70%。
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主力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近70家光伏企业,不仅仅在产量上我国光伏产业取得了全球性的绝对优势,在光伏技术上中国企业也走在了全球的前面。
倘若回到2000年,全球光伏产业基本上没有中国企业什么事,基本上被日本京瓷、松下和夏普占据,不仅让日本成为全球光伏装机的最大的市场,也成为全球技术最强、供应量最大的国家。
但是不到20年,日本在光伏产业的优势地位被中国企业一举荡平,日本反而成为了中国光伏的三大出口国,京瓷公司也从纽交所退市,夏普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中国企业吞噬,而松下只选择了全面退出光伏市场。
对于退出原因,松下的解释是无法抵御中国企业的价格攻势。
要知道早在1974年,日本通产省就制定了发展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计划,1988年京瓷、夏普和三洋的光伏电池总产量就达到了12.8MwP,达到了全球第一的水平,而且在日本的技术突破实现,每Wp的售价在10年间从2-3万日元下降到800日元,光电转换效率也提升到了15.7%。
其中用高速真空制造光伏电池技术的松下电工,尤为引人注目,在技术水平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直到2014年,松下公司在晶体硅型太阳能电池单元转换效率方面还创下了全球最高的记录,2016年松下公司研发的光伏组件面板,效率达到了23.8%,创下了全球最高的记录。可见松下公司技术创新之强劲。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熟悉的是松下的电器,而不是松下的光伏产业。松下早在1970年代末就进入到了中国市场,尤其是在家电市场几乎人尽皆知。不过,现如今,海尔、美的和格力并称为我国三大家电巨头,这三家企业总共占据家电市场超70%份额。
国产家电品牌崛起的同时,日本家电企业却开始高开低走,就连曾经霸占中国家电市场数十年的日本松下,市占份额都开始迅速缩水。巅峰时期,松下电器在国内市占份额高达20%,而现在松下市占份额不到2%。
松下电器成立时间悠久,早在1918年就正式在日本成立,其创始人是国际上享负“管理之神”美名的松下新之助。松下的前身是家名不经传的小厂,主生产灯泡插座这类产品,直到后来不断扩大规模,才开始生产一些灯具、收音机等产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松下竟然还曾涉足战斗机领域,但这些终究是“小打小闹”,并未给松下带来太多利润。一直到1952年,松下跟国际电气巨头飞利浦达成合作,松下才正式踏足家用电器领域,开创了营收神话。
松下从小厂开始就非常注重扩张,并且这种扩张速度至今一直延续。1978年,松下进军中国电器市场,成为了首家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日本企业。
由于80年代,国内家用电器刚刚普及,国产电器品牌在市场中非常稍加,加上国产电器技术和质量都远不如已经踏足电器领域几十年的松下,因此松下电器成为了国内家电市场的“香饽饽”,不少消费者购买电器指明要松下牌子。
在进入中国市场后,松下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大力投资,当前松下在中国已拥有超80家公司,总员工数量超过10万名。在中国市场的助力下,2001年松下年营收突破10亿美元,在世界500强榜单中,位列第26名,无论是财富实力还是品牌影响力表现都非常突出。
不过,随着国产家电企业的崛起,松下在家电市场负面受敌,现在早已排在全球五大电器企业开外,现如今位居全球家电市场榜首的,是中国的美的电器。
松下旗下光伏产业的发展如同电器一样,也是从高峰回到如今进入全面的衰退,而且在去年松下还停止了与特斯拉在美国工厂的光伏电池联合生产,撤出了光伏电池的美国业务。主要原因在三个方面。
第一,虽然松下光伏技术方面在全球具备优势,但是日本的光伏产业重复了液晶产业的衰落轨迹,虽然日本企业掌握了最高技术,但是却不能做出最好的性价比,因此被市场淘汰。
第二,由于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是日本的三倍,中国也面临着大量的环保压力,因此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在光伏装机量方面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同时也常年给予光伏产业补贴,在强大的内需市场的引导下,中国的光伏产业投资资金始终源源不断,这是日本作为一个小内需市场无法相比的。
第三,大量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企业都把光伏重要的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放到了中国,这刺激了整个中国在光伏产业相关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因此造就了中国光伏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也导致从2012年开始松下的光伏电池业务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反观中国,目前公布的21家光伏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报来看,其中有13家的净利润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其中隆基股份的净利润达到了9亿元左右。
结尾
随着中国在新能源科技相关的大力投入,在风电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开始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并肩齐驱,甚至在某些部分已经实现了反超,而过去我们曾经仰慕的那些科技巨头们,正在面临着公司老龄化、内需市场不景气而导致的研发乏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