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光伏板块企业“弃考”,光伏胶膜企业百佳年代在冲刺15个月后选择撤回IPO申请。
6月4日,百佳年代方面向贝壳财经记者确认了撤回IPO申请事项,但并未透露具体原因。
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光伏极为考验企业的经营能力。通过市场融资“回血”日益困难的当下,光伏或走向“拼家底”时代。
据Wind数据统计,光伏板块多家头部企业截至2023年末的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出现增长,例如晶科能源截至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278亿元,同比增长近40%。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晓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如果拟上市的企业本身募资规模并不是特别庞大,可以考虑将银行贷款作为代替资本市场的另一融资渠道。
历时15个月百佳年代撤回IPO
上交所官网6月3日显示,原计划在主板上市的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百佳年代”)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有关规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最终决定撤回IPO前,百佳年代经历了并不短暂的等待。其上市申请于2023年3月被上交所受理,后曾在当年6月与当年12月两度更新财务资料。
有IPO律师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撤回IPO申请不同于终止,选择撤回可能是由于不具备上市条件或不满足发行条件,也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原因。
百佳年代成立于2007年,主营对组件进行封装所用的光伏胶膜,在光伏全产业链中属于辅材环节。公司原计划募资15.97亿元,用于光伏胶膜扩产(11.35亿元)、研发中心改造项目(0.61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4亿元)。
就核心经营指标来看,百佳年代招股书披露的报告期内(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持续上行。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9.87亿元,归母净利润1.88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
在主营业务光伏胶膜这一领域,百佳年代近年市占率虽然持续攀升,但与以福斯特(603806.SH)为代表的行业龙头差异依然较为明显。2019至2021年度,百佳年代光伏胶膜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78%、6.25%以及8.89%,而相同时期福斯特的市占率均在50%上下,另一上市光伏胶膜企业海优新材(688680.SH)市占率则在10%上下。
生产规模决定了边际效益。百佳年代招股书披露,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整体低于福斯特,主要原因系福斯特在光伏胶膜行业处于龙头地位,较高的毛利率与其市场地位相匹配。
此外,记者关注到,同样注册于江苏常州的天合光能自2020年起成为百佳年代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约在20%左右。
多家企业货币资金增长,光伏进入“拼家底”时代?
“现在市场融资环境确实比较难,尤其是外来资本,没有好的团队,退出(IPO)的还是比较多的。”一家年初递表的光伏企业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IPO曾被视为是企业的“鱼跃龙门”。而随着新能源行业整体景气度下降,通向成功上市的大门正在收窄。
去年8月,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在此背景下,同年9月,原计划募资50亿元的高景太阳能撤回IPO申请,通威股份终止160亿元定增项目。
今年一季度光伏板块上市公司普遍的业绩不振延后了反弹的预期。贝壳财经记者据Wind光伏板块统计的85家上市公司中,超过八成今年以来股价下滑,其中逾两成下滑超过30%。
“估值太高了,没敢买。”一家此前过会的光伏企业中层向贝壳财经记者坦言,虽然公司距离IPO仅剩最后一步,但出于对破发的担忧,自己并未认购公司股票。
不过也有企业依然在坚持。高景太阳能撤回IPO申请仅两个月后重新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去年6月撤回IPO申请的原轼新材则在今年1月重启上市辅导。
对于企业而言,成功上市可以获得持续的、规模可观的融资,有效改善财务状态。而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光伏极为考验企业的经营能力。“现金流为王,没有了现金流,企业就是等死。”有光伏上游企业如是表示。
通过市场融资“回血”日益困难的当下,光伏或走向“拼家底”时代。
据Wind数据统计,光伏板块多家头部企业截至2023年末的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出现增长。隆基绿能截至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5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5%;晶科能源货币资金278亿元,同比增长近40%;天合光能货币资金243亿元,同比增长近30%。
一家头部光伏企业向记者表示,目前的市场已是“僧多粥少”,需要淘汰掉部分劣质企业以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晓峰此前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如果拟上市的企业本身募资规模并不是特别庞大,可以考虑将银行贷款作为代替资本市场的另一融资渠道。但如果企业融资体量较大,选择贷款的话或许经营利润难以覆盖融资成本,仍需考虑继续申请IPO。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译阳认为,从募资端来看,银行将保持对优势企业、先进产能的支持。就投资端而言,二级市场融资收紧突出扶优限劣,加速行业回归理性。站在退出端的角度来讲,IPO阶段性收紧影响显著背景下,光伏企业将更加重视并购重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