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4日从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宣城五期异质结1GW大产能电池项目首批电池片日前正式下线,标志着该公司在异质结规模化量产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也为宣城市加快构建光伏全产业链和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蓄势赋能。
宣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近年主动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聚焦建筑领域“双碳”目标,致力于产业化光伏技术的持续优化和提升、未来新技术的研发、关键产业链布局和发展,全面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1年,宣城市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培育,先后组织编制光伏发电项目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4-2025年)等,陆续出台光伏建筑应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文件,构建完整的光伏全产业链发展政策体系。
宣城市深化政企合作,创新推出“轻重资产分离”的国资股权投资模式、产业链合伙人计划,一手育“链主”强龙头、一手上项目强支撑,初步形成太阳能光伏及建材、储能等多能互补、复合应用的产业发展格局。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570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750亿元。加快形成以异质结、薄膜电池、钙钛矿电池三大技术为基础,由装备、原材料、电池等组成的光伏全产业链体系,全力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
自2022年获批省级光伏建筑应用城市试点以来,宣城市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系统谋划、试点先行”原则,积极探索多元化、个性化、创新化的“光伏+”融合发展模式,不断丰富光伏系统应用场景。一方面,率先在工业建筑先行启动建筑光伏建设。截至6月底,全市各开发园区工业厂房可利用屋面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可利用资源约1296兆瓦,已建成846兆瓦,屋面光伏覆盖比例65.28%。同时,利用政府机关、教育、办公等建筑屋顶资源进行光伏项目开发。其中,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园区微网“源—网—荷—储”试点应用项目、宣城供电公司古泉供电所等光伏系统完工。
另一方面,努力探索绿电应用场景。目前,已建成全域虚拟电厂、固德威广德虚拟电厂,已纳入全省重点推广目录。试点以来,累计建成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超800兆瓦,年发电量达7.2亿千瓦时,撬动社会投资约24亿元,为打造全省建筑光伏一体化推广示范样板区、绿色能源高效应用引领区、“双碳”模式特色创新先导区提供重要支撑。
在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宣城市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成立宣城先进光伏技术研究院,建成7个研发实验室及中心,取得15项省科技成果登记,包括两次刷新异质结(HJT)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面向全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需求,重点聚焦关键原材料、超高转化效率技术、晶硅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等研究方向,建设区域先进光伏技术研发、产业链强化及行业共性服务基地,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太阳电池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编后·
宣城市持续优化和提升产业化光伏技术,不断丰富光伏系统和绿电应用场景,加强项目支撑,培育“链主”企业,推动了光伏全产业链的加快构建,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