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表态,电网企业要落实电力体制改革相关要求,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配电网升级改造和接网服务等方面,切实保障试点地区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接入需求,确保电力消纳。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下发《关于积极争取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通知》,收件单位为国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南瑞集团、国网综能服务集团、国网能源院。该《通知》指出,为落实国家能源局要求,全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市场,国网营销部决定组织各单位积极开展试点申报工作。
对此,有观点认为,电网企业加入户用光伏屋顶资源“争夺战”,有裁判员直接入场当运动员的嫌疑,这对其他企业而言有失公平;但也有观点认为,如果不允许电网企业参与,本身就失去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是否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业内普遍认为,光伏行业作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竞争与变数最大的一个细分领域,得益于充分的市场化竞争环境和政策的大力扶持,才使其走向平价。
“现在,电网企业大规模进入光伏发电领域,抢占市场,则会直接对市场化竞争的公平性形成挑战,毕竟并网话语权掌握在电网手中。”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说。
盛世景智能产业投资总监吴川认为,一直以来,分布式光伏电站由发电企业、光伏制造商推动建设,存在“重建设、轻运维”的问题,发电效率低、上网质量差,一些分布式光伏甚至成为完成指标的工具或政绩工程。
“国网的参与能够深层次理顺户用光伏发展逻辑,促进户用光伏的高质量发展。在竞争关系上,国网进驻户用光伏对其他参与者形成极大压力,需要有更高的战略定位。”吴川表示。
“从市场看,准入应是一视同仁,且不说一直有调度独立的呼声,即使不独立,调度也是公平、公开,接受政府监管。”一位电网相关人士面对质疑提出,“从专业角度看,电力有专业门槛,分布式光伏的后期运维调度,需要专业知识,尤其是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健全完善后,电价会有很多种,就像选择手机话费套餐一样。这就需要电网来为居民规划合理的‘套餐’,电网具备这一优势。实际上,真正的公平不是禁止电网企业进入,而是当地政府在选择企业时,能够在流程上做到公平竞争,公开透明。”
是否需出台约束性文件?
尽管电网企业内部人士认为,光伏项目如何并网有相关规定,电网企业作为服务单位,按照规定流程办事即可。但光伏业内仍有观点认为,既然电网进来了,就需要对电网的并网权限有约束性文件,确保行业公平性。
吴川认为,电网需要对电能传输和质量负责。“现阶段我国分布式光伏电源单体规模小、分布范围广,并不仅仅是因为电网缺乏灵活性而造成的并网难题,同时还有模式未理顺、运维不到位等造成并网难的因素。电网的业务触角广,参与户用光伏建设,能够更好协调各方关系,有利于促进光伏项目并网。”
有光伏企业代表表示,若将整个光伏市场变成少数企业的“专场”,数以千计的投资商、安装商、融资商都将遭遇巨大的发展困境,整个光伏行业有序的发展态势将被颠覆。所以,像电网这类巨型企业入场,必须有相应规章制度对其权限进行约束,以保证所有企业处在同一起跑线。
不过,一位浙江的光伏企业代表则认为,“就像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一样,光伏企业无需惧怕电网企业的竞争,关键是做强自己。”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最新表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过程中,秉持自愿不强制,试点不审批,到位不越位,竞争不垄断,工作不暂停的原则,参与各方各司其职。
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协调落实屋顶资源,扩大屋顶光伏市场空间,引导本地开发建设屋顶光伏的积极性,为开发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具体开发建设由屋顶产权单位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确定开发主体,政府不大包大揽。
电网企业要落实电力体制改革相关要求,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配电网升级改造和接网服务等方面,切实保障试点地区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接入需求,确保电力消纳。
电网该以什么身份参与?
电改9号文提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力技术特性定位电网企业功能。改变电网企业集电力输送、电力统购统销、调度交易为一体的状况,电网企业主要从事电网投资运行、电力传输配送,负责电网系统安全,保障电网公平无歧视开放,按国家规定履行电力普遍服务义务,继续完善主辅分离。
因此,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现阶段,电网企业大规模进军整县光伏项目与上述要求中的功能定位并不相符。
在吴川看来,电网参与户用光伏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战略站位,不能只做“参与者”,更要做“组织者”,统筹发电企业、光伏制造商,以搭建更高质量的分布式光伏微网为愿景。“具体组织形式上可以创新,譬如搭建专项母子基金,国网牵头、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分享,共同投资建设区域微网。”
有电网内部人士认为,电网进军光伏项目,仍是电力服务商的定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碎片化特征显著,小而微,杂而乱。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投资建设成百上千座分布式电站,已不是传统工程建设模式和人力团队所能解决的范畴,需要依托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对项目全链条进行信息管理、进度管理、采购管理和质量管理。”
电网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是分布式电站实现规模化建设的刚性需求。上述电网人士表示,传统运维方式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而电网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无论如何,电网企业作为服务性企业的定位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