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无锡尚德的发展与中国“入世”历程耦合。当年澳大利亚留学的施正荣,如今是产能规模2400兆瓦的光伏企业老总。
十年过去了,借势WTO游戏规则,尚德的实业不仅牢牢扎根中国,也向海外播撒了坚实的种子。2005年12月,尚德成为了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第一家中国民企。2010年10月,尚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光伏电池组件厂正式投产;同年12月,其位于加州最大城市旧金山的太阳能项目也正式发电。
十年的时间让尚德对国际贸易规则谙熟于心。不久前,美国企业曾向我国光伏产业提起“双反”调查。
“他们不了解事实真相。”施正荣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天有超过200万人使用尚德太阳能光伏组件,我相信,到2020年,将有2000万人使用尚德太阳能系统。”
历史耦合
《21世纪》:尚德的十年发展历程和中国入世的历史几乎重叠。2001年回国创业筹建尚德之前,你对于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商贸环境是如何分析的?对于当时的尚德在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中的定位是什么?
施正荣:偶然中有着历史的必然。在世纪之交,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密切。在这种大环境下,海外学子都有着一种激情和冲动,迫切希望投身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虽然当年各地政府招商引“智”的心情很急迫,但是,他们对于世界光伏产业还是一无所知。当年国内只有四家国营光伏企业,年产量只有区区的2.5兆瓦。当尚德决定建造第一条10兆瓦生产线时,许多人就不理解。 《21世纪》:光伏产业的主要市场在欧洲,现在如此,当时则更甚。当时尚德生产主体在国内,市场在国外,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对其影响巨大。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中国没有顺利加入WTO,尚德是否还会如期诞生?
施正荣:由于欧洲在绿色环保领域的超前理念,光伏作为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基于其零排放、零消耗,清洁、安全且蕴藏量丰富等特性,首先在欧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光伏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迅速降低光伏成本。如果仅靠欧洲,这在经济上没有效率,在资源上浪费。
人类正进入到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的阶段,世界更平了,这就需要我们在世界的范围内来配置资源。而经营企业的人,又期待各国的政治家能够为这种经济模式创建更公平、更顺畅的贸易规则,有利于提高经济的效率、节约资源,而不是处处制造壁垒、保护低效率、高能耗的本国经济。我想这是尚德取得成功的外部环境。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政府、民众对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地球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着日益高涨的觉醒。尚德正是抓住了历史的机遇,2004年德国市场的大爆发,使得我们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能够在2005年谋划去美国上市的时候感到非常从容,底气十足。
“最好的时光”之后
《21世纪》:2004年开始尚德的欧洲市场扩张迅猛。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否是一段“最好的时光”?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针对太阳能等新能源的产品贸易争端日渐频繁,类似“最好的时光”是否还会到来?
施正荣:世界光伏产业还是处在“胚胎期”。仅仅以过去十年来评论,说2004年是“最好的时光”并不为过,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更美好的时光还没有到来。
以中国为例,目前光伏发电市场才刚刚启动,全部累计安装的光伏系统所发的电,在中国总发电量中,连千分之一都不到。在德国,这个世界上光伏系统安装量最多的国家,其光伏发电在其国家发电总量中也只占了不到4%。
另外,尚德已经把成本降低到接近每瓦1美元,或在发电端能够在中国西部地区实现1块钱1度电的目标。
基于这种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乐观地相信,到2015年,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将实现太阳能光伏平价上网的目标,到那时候,光伏市场将会有更火爆的发展。
《21世纪》:很多企业每到十年,就要发动很大的变革,包括尚德在内。这几年尚德的日子并不好过,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叫好不叫座。如何转型?
施正荣:尚德作为行业探索者,就势必要承担走弯路所付出的代价。这也是成长之痛。目前,由于涉及全球的宏观经济危机,全球光伏产业也再次面临严寒的冬天。但是我想,光伏产业的基本面没有动摇,能源和环境危机依然存在,同时产业的基础和发展方向并没有偏离轨道,因此,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个新兴行业所具有的光明前途。尚德依然会专注于光伏技术的研发,专注于光伏产品和系统的制造,更会进入到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上。
适应国际贸易规则
《21世纪》:作为较早去美国投资建厂的新能源企业,尚德一度成为美国吸引中国资本的一个招牌广告。为什么选择这么做?更多的生产环节与市场的贴近,是否意味着对国际贸易规则依赖的减少?
施正荣: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比较长,不仅国际化程度高,而且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下游市场端,能够创造整个产业60%以上的就业机会。所以,对中国的光伏制造企业来讲,我们不能一味为了出口而出口,更多地是要实现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共赢、包容性发展。
光伏产业是全球配置资源的产业,例如,虽然中国光伏产业在电池、组件领域占据优势,但是在多晶硅、硅片制备生产、光伏设备等领域,美国还是占据着技术和生产优势;与此同时,美国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也获得了快速发展,2010年美国市场整个安装量超过1吉瓦。
尚德以2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通过在美国直接建厂,可以节省海外采购硅材料、运输到中国、在中国组装、再销售到美国的许多中间环节,更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也可更好适应当地市场环境、能对当地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
我们不仅要占据微笑曲线的下端,更要快速向曲线的两端拓展,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WTO的贸易规则,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产业的再发展。
《21世纪》:美国对中国清洁能源进口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尚德很早获悉此事,并开始着手准备应诉。您认为,对WTO规则应当有怎样的态度?
施正荣:2009年,欧洲有些企业对中国的光伏产业有在欧洲倾销产品之嫌疑,有违WTO的规则。我认为这是不了解事实真相造成的,此事最终没有进入到立案程序。最近,也有美国的企业提出对我国光伏产业提起“双反”调查,我们应该对此高度重视。
在经济形势不好的宏观环境下,我们依然应该坚持WTO的贸易规则。作为全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恰恰是在这个原则下诞生、发展并壮大的:澳大利亚、美国掌握科技,美国、日本占据上游多晶硅生产,欧洲在设备制造方面的传统优势,中国在电池、组件制造领域规模优势,而欧洲、日本、美国和其他世界各国的下游端市场正蓬勃发展。这些特点注定需要一个统一的市场规则,也包括贸易争议的解决机制。
投稿、咨询、爆料——电话:(021)50315221-812,邮箱:edit@solarzoom.com,QQ:2880163182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2)